陪你的时间是一支烟
郁金香的故事
离开你的七天
爱是有缘黄瓜与玫瑰
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
十九朵玫瑰和一把青菜
浪漫终结
沉重的处女情节
俏俏
我用告别作她的嫁妆
慈母的鼓励
曾经沧海
在故土的爱:兰花花
纯真的岁月 简单的快乐
爱的天空有彩虹飞过
小 说 故 事
聆听岁月的痕迹
聆听岁月的痕迹



题记

  我相信/在未来的很多年里/这个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没有人可以怀疑/这样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灰白与暗红的/七十年代……


前言

  我以为,怀旧是人的天性,但还从没有哪一代人象1970s这一代那样,让怀旧成为一种流行,象飓风一样席卷社会,象海浪一样去了又来。这其中,互联网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稍微有点儿规模的bbs,翻翻看,很少没谈过这个话题的。以至于已经有了不少专门的1970s网站和专门的论坛。

  2003年9月4日,这一天成了JB的70年代怀旧日,“我们这一拨儿”的XDJM们互相启发着,埋藏心底多年的沉淀,一阵阵的泛起,浮了上来,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任何平时冷不丁说出来让人觉得幼稚可笑的话,在这样的氛围里却显得格外有味道,象话梅糖一样又酸又甜。

  我把这些珍贵的交流不仅留在了记忆里,也留在了电脑硬盘里:),相信“我们这一拨儿”有不少人会对此感兴趣,我把它稍加整理,与大家分享,参与过热烈交流的,可以再回味一遍,错过了的,也可以不留遗憾:)。

  也许不完整,也许有说的不对的,那也没关系,这是我们JB自己的70年代怀旧篇,这是我们JB共同的回忆和精神财富,所以我在这里大胆copy每一位DX的闪光语言而不指明出处,相信原创者不会怪罪吧:)


一、我们玩儿

  有几位DX有意组织JB怀旧FB,那我这里就先说说咱们玩儿过的玩意儿吧,并且尽量说的详细些。

  拍三角:是一款早期的游戏。把烟盒展开,画面朝外叠成三角形,叠得三条线倍儿直象剑刃、三个角倍儿尖象刀尖儿的是上品。出牌之后,按品牌排序(比如大重九管前门),低一级的三角要放在地上,高一级的来拍,如果把它牌翻了身,就归自己了,否则换过来拍。为了提高三角的“耐拍度”,一般要把三条边倭一下,然后扣在地上,就不大容易拍翻个儿了。煽方宝的方法和规则跟“拍三角”一样,不过方宝是用两张烟盒纸交叉叠成的,有时候也用作业纸、挂历纸代替。有时候会耍赖,在里面夹一些硬纸壳什么的,嘿嘿嘿……洋画儿出现之后,这两款老游戏基本被取代了,而拍洋画儿也不再是用洋画儿互相拍,而是改成用手拍了。

  玩羊拐:好像是女孩儿们的游戏,一个小沙包儿(或乒乓球),羊拐若干,一般是洗干净的猪蹄骨头。羊拐放地上,单手抛起沙包儿,在沙包儿落下之前对羊拐完成若干动作,再接住沙包儿。具体规则记不大清了,相信女同学们有记得清楚的。讲究一点儿的还把羊拐染成各种好看的颜色。有时候也用吃完的杏核洗净晾干了染上颜色代替。

  补锅:是用泥巴玩儿的,上等的是沙子堆里的胶泥,次一点儿的是黄泥。每人揪一块儿泥巴,捏成锅的形状(其实比碗儿还小),然后小心翼翼的拿起来,猛的往地下一扣,啪!破一洞,对方就得拿他的泥巴来补,然后换过来对方摔你补。看谁赢的泥巴多。做锅时,捏的要有劲道,象和面一样,锅底儿要尽量薄,锅边儿稍厚,还得齐整,摔的时候要平的往下摔,让锅边儿同时着地。另外地面儿要干净,最次也得是水泥地。我小时候是在毛主席像的大理石底座上玩儿的,那声儿,砰砰的。怪不得有叫它“摔砰砰”的。

  跳皮筋儿:男生玩儿的是蹦里蹦外,又叫“跳茅坑”。手心手背分两拨儿,一拨儿派两个人撑皮筋儿,另一拨儿全体排着队一块儿跳。皮筋儿先是在双脚脚脖子,然后单脚,单后双腿膝盖,单腿膝盖,然后大腿、腰、肩、脖子、头顶,最高境界是双手举过头顶。跳的一拨儿必须全体跳完一级,才能进入下一级。如果团队里有一个人没完成,那么完成的人里得出一个重新跳一遍,叫“救人”,有几个人没完成就得救几次。跳的时候,先是双脚跳进、双脚分两边跳出、然后双脚再跳进、双脚向一边跳出、双脚挑起一边皮筋儿越过另一边皮筋儿跳进、最后双脚同时向前跳出,完成一套动作。跳的时候最好让穿片儿鞋的在前面。撑皮筋儿的也有讲究,开始要让瘦小的同学来撑,特别是脚腕子倍儿细的,后面就得叫高个子来了。女同学们玩儿的花样就多了,什么编花篮儿之类的,跟跳舞似的,好看。有时候还边跳边唱:……马兰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好听!:’)

  翻绳:是一款比较简单的游戏,只用手指头儿就行了。一根绳儿两头系上,要足够长。一个人把绳圈套在双手除拇指之外的四个手指根部,右手把绳圈在左手上再饶一圈套住中间三根手指,左手再把右手的绳圈同样操作一次,右手中指把左手手掌上的绳子挑起,左手同样把右手的绳子挑起。这样,游戏就可以开始了。另一个人用手指卡住绳子的交叉部位,撑住绳子,把绳子接过来,这时绳子已经变了形状。另一人再接。如此循环,可以变换出许多花样,面条、麻袋、金鱼什么的。在谁手里绳子散了,编不成花了,就算他输了。

  打沙包儿:运动量稍大的集体活动,并且紧张刺激。手心手背分拨儿,间隔数米划好两条线,一拨儿分两边站在线外来回扔沙包儿,一拨儿在线内来回跑,被沙包儿打中或被线外的人抓住就得下场,而接住沙包一次得一分,可以换取给下场的人一次再上场的机会。最后全被打下场就换过来玩儿。至于沙包,厚绒布包小米儿的为上等,棉布包绿豆的为中等,的确凉包沙子的为下等,沙包高手是不屑于用的。

  编草帽辨:是农村女孩儿玩儿的,把麦子杆用水泡软以后,用塑料布裹好,夹在腋窝底下,在村头聚集的地方,大人聊天,小女孩儿们就一边编着一边说笑,编完一定长度,绕成卷,最后好像是可以卖钱,也算是最早的勤工俭学吧。我上中学时还戴过麦杆儿编的草帽,别人都打伞,因而显得很特别。那时刚看过武打片《十大弟子》,被同学笑为DX。

  攻城:打沙包儿之类的集体活动是男女孩儿可以一块儿玩儿的,但攻城是仅限男孩儿玩儿的。地上画两个大方框,为“城”;两城中间隔半米左右呈胡同状,为“河”;每座城里边一角画一小方框,为“旗”;对应的靠外的一角画一小方框,为“门”。分两拨,各守一城,在城内可以双脚落地自由活动,而一旦出城则只能单脚蹦着走了。哪一拨儿有人出城后过了河(即从两城中间的胡同过一趟),并且进入对方的城内,摘了旗(踩到里边的小方框),就算胜利。双方一方面要想办法进攻,另一方面还要防备对方的进攻,战斗经常发生在河边、城门附近,一旦有人过了河,就成了对方的重点打击目标,对方会派主力追杀,追到天涯海角也得杀了他(迫使他双脚落地)。战斗最后,一方被人攻入城门,就会暂时放弃守河,全力保卫城门,于是更多的敌人过河投入攻城,因为在城里都可以双脚落地,所以这时候战斗就演变成了团体相扑,场面异常惨烈。一场游戏下来,一般会有一两个受伤的。衣服弄脏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孩子,没人敢玩儿了,想玩儿家长也不让。

  “攻城”是一款完整的游戏,而从中衍生出的“单腿儿干仗”则可称为浓缩版,时髦儿的话叫DEMO版。课间或时间有限的时候或人少的时候可以玩儿。每个人用手抓住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腿的膝盖上,然后单腿儿蹦着互相撞,撞得对方双脚落地算赢。招法有很多,撞、挑、闪、拨等等。“骑马干仗”与此类似,不过是两个人配合,一个背着一个,把别人拉下来算赢。与这些相比,工兵捉贼(警察抓小偷儿)算是温和的多,是一款主要练习短跑的游戏。

  扎刀:玩儿法很多,常见的是分田地和攻城。基本规则差不多,自己的刀扎下去站住了,便可以跟自己前边的线连起来,直到把对方的田地分完,或攻到对方的城里。刀扎下去没站住,就换对方玩儿。记得那种刀柄乌黑刀刃儿发亮的12公分铁制削铅笔刀儿最好使。场地最好是潮湿的粘土地,刀扎下去容易站住。如果土里净是石头子儿就不好玩儿了。

  拔根儿:拿树叶的茎互相拔着玩儿,谁的断了算谁输。现在看起来挺无聊的一款游戏,当时却带给我们很多乐趣。“根儿”以秋季的老杨树叶最佳。夏天的太嫩,冬天的太干,唯中秋之后不久开始落下的老杨树叶,茎粗而有韧性。为了加强“根儿”的韧性,男孩子们还喜欢把它们放在鞋垫下焐着,那种高腰儿篮球鞋配上棉布鞋垫儿和几天不洗的袜子,效果奇佳,拿出来倍儿黑还散发着淡淡的臭味,韧性十足。

  能想起来的还有:推铁圈儿,抽陀螺,弹球儿(有赢子弹壳儿的,有赢弹球儿的),弹弓,磁片儿等等。用七巧板拼小鸟、房屋、花篮的游戏现在还保留着。春天折一段嫩柳树枝,把皮儿完整的抽出来做“哨儿”吹;用蜡笔刻成小船、尾部涂上圆珠笔油,找个水坑儿一放,船儿自己就往前走了。这些手艺,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会不会了。


二、我们看

  在家家有电视之前,看电影是一种期待。大院儿的喇叭一广播“今晚电影通知”,马路上的孩子们就兴奋得够呛,赶紧回家催着早点儿吃饭。小MM看《洪湖赤卫队》,年轻英俊的谢添饰演卧底的张副官,懵懂中觉到“国军”的戎装帅得多,大沿帽马裤皮靴。他掩护赤卫队刘闯搭救韩英时,牺牲了,小MM在电影院的黑暗中不能自抑地哗哗流泪,还要悄悄擦去,不让陪看电影的大人发现。看过《刘三姐》,学着扎漂亮的抓髻。看过《红色娘子军》,学会唱两句“向前进、向前进”。

  我看了《孤胆英雄》,虽然觉得王心刚挺帅,但还是王晓棠演的漂亮女特务印象更深。看了《冰山上的来客》,听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心颤,倒是“阿米尔,冲!”说起来有气势些。演完《黑三角》,高年级的男孩儿用圆珠笔给我手腕儿上画了三个黑三角,害的我被老师留校审问。电影里用一只蛤蟆状的定时炸弹制造紧张气氛的手法好像到现在还在被人模仿。不过里面李谷一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煞是好听。看完《流浪者》没有不会唱“阿巴拉古”的。看完《少林寺》,除了打架时多了几个招式,还记住一首“牧羊曲”:“日出嵩山啊~~~~”。

  还有《鸡毛信》《机密图纸》《红雨》《金光大道》《青松岭》《405谋杀案》《保密局的枪声》《天云山传奇》《神秘的大佛》等等。记得最早由学校组织看的电影是《苗苗》和《四个小伙伴》,其中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那会正片儿之前还放加片儿,一般是《祖国各地》(好像是)加一个动画片,《王七到此一游》《崂山道士》《九色鹿》《渔童》《好猫咪咪》,“老鼠怕猫,那是谣传,一只懒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它打翻”。

  后来邻居街坊或者大院儿里谁家有了电视,没有电影看的时候也不是那么难熬了。我们挤在一台小黑白电视前面看《铁臂阿童木》,“穿过辽阔大地,啦啦啦飞向遥远天空,来吧,阿童木……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森林大帝》,主题旋律记得,歌词儿不记得了。《姿三次郎》,看完了给小MM解释“柔道”和“柔术”的区别。《加里森敢死队》,看完了都不玩儿扎刀了,都改飞刀了。

  有一段时间流行“上色(shai)儿”,黑白照片是用水彩上,黑白电视是加一个彩色膜,就是一张透明的塑料膜,从上到下颜色从蓝到红渐变,粘在电视屏幕上,看起来像彩色的节目。等真正的彩电出来,这东西就没人用了。

  彩色电视的时候,看了《霍元甲》就唱“漫雷仓岑吻八抖,村垒汪厚虽偷偷”配合着耍猴儿一样的密宗拳。还有《排球女将》《尼尔斯》《花仙子》《一休》等。最过瘾的是暑假时大院儿的闭路电视连着放《射雕》,那叫茶饭不思,万人空巷。到《希瑞》《蓝精灵》《变形金刚》《星球大战》那会儿,基本上是70年代后半拨儿的了。

  那会儿家长是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所以有时候也会看看报纸杂志和闲书。《中国少年报》几乎人手一份,知心姐姐、小虎子、小灵通、动脑筋爷爷,伴随我们走过少年时代。《儿童时代》,每期拿到手先看封底的“小兔菲菲”,把中间的彩页摘下来装订成小人儿书。还有《儿童画报》《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东方少年》《少年科学画报》。小人儿书就不说了,很少有人当年不收藏几本,也很少有人能留到现在的了。


三、我们听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嗒嘀嗒,嗒嘀嗒,嗒嘀嗒,嘀、嗒!”耳熟吧?最牛的是,咱JB居然有人能完整的记着这段快板儿:

  鸡蛋壳小帽白光光/桔子皮做我的红衣裳/绿~辣椒做我的灯笼裤/蚕豆皮鞋,咔咔响/你要问我是哪一个/我是小木偶/名字就、叫、小叮当/我是小叮当/工作特别忙/小朋友来信我全管/我给小、喇、叭,开信箱

  叮叮当,叮叮当/自行车也会把歌唱/我是人民的邮递员/今儿个给小喇叭送信我跑的忙

  当当当!“信——”吱妞~~~“邮递员叔叔好!”……

  牛吧?俺们当年把记性特好的同学尊称为“牲口”,咱JBDX可够“牲口”的。:)

  还有每天必听的“同学们,你们好!星星火炬,开始广播!”“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以及过“六一”或搞活动时才听的“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我至今一想起小学毕业那年全年级在学校礼堂包饺子,最后齐唱“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情景,就有一种酸酸的感觉。

  还有,听了孙敬修爷爷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才对原著产生兴趣,听刘兰芳的《岳飞传》如醉如痴。学习不紧张的时候,喜欢听相声和广播剧。


四、我们吃

  要说对吃进行怀旧,大伙儿可能会有不同的回忆,但我敢说,有一样东西是大家一致的,那就是冰棍儿。“小豆冰棍儿,三分五分”“小豆~~~红果儿”这吆喝声多诱人。红果儿的酸中带甜,现在想想都流口水。小豆的咬一口嘎嘣响,第一口咬下去一般都是顶上的红豆皮儿和沉淀的豆子渣儿。奶油的就有点儿甜腻腻的,化的快,得一边咬着吃一边紧嘬着。后来有了冰砖、雪人儿,咱们的选择就多了起来。我上中学时同学之间过生日请客一般就是一盒子冰棍儿。

  那会儿攒点儿钱不容易,所以买零食的时候得仔细掂量,是买8分钱一块儿的巧克力,还是3分钱的果丹皮,或者5分钱的山楂片。我很少买酸奶和北冰洋汽水,直接喝自来水儿,也怪,从没闹过肚子。家长忙的时候会让咱们拿动物饼干当主食,就着2分钱一两的咸菜丝儿(有点芝麻的那种),或者就着麦乳精。说到麦乳精,俺更喜欢干着吃。还有麻酱和白糖。对了,我平时最爱买麻酱棍儿咬着吃。快过年的时候能吃到关东糖。那会儿,连打蛔虫的“宝塔糖”和助消化的“大豆片儿”(酵母片)都算好吃的:)


五、我们时兴

  小学时是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用粉笔或大白擦鞋是常事儿,全班人一块儿跺脚的效果跟舞台上放干冰的效果是一样的。后来买了一套蓝色带白道儿的运动服,特爱穿。还专门穿着去天安门照相呢。

  中学时,男孩儿倍儿流行军装,板儿蓝、板儿绿或上绿下蓝的套服,白片儿或红片儿布鞋,军挎包不能背着,得拎着,或搭在肩上。我和大部分同学都是军人子弟,穿的用的都是原装正宗的,上衣是四个兜儿的,领子上有戳儿,填写番号、姓名、血型用的。裤子兜儿上、帽子里面、书包的白色衬布上都有这个戳儿。为了让帽子看起来很挺,一般都在里面垫一圈儿报纸。腰上系的是板儿带,皮带扣儿上有突起的五角星,翻过来,有部队番号和那个红戳儿。皮带两头儿对折,一抻,“啪啪”的脆响,极具威慑力。

  女孩子扎过羊角辫,用各色的玻璃丝儿捆住,被坐在后面的男生揪疼无数次,骂他讨厌。用凤仙草的叶和花来染红指甲,染得一塌糊涂,叫指甲花,染上后臭美着呢。

  那时候的孩子,到了冬天手就皴,象乌龟爪爪,一道一道儿的血口子。大人给擦用贝壳装的蚧喇(ga le)油儿,或者塑料纸包成一卷儿的擦手油。在意一点儿的,还用“宝贝”系列擦脸油,嫩肤霜,粉色的,透明袋,印着绿色的小孩头像。还有“友谊”牌铁盒装的擦脸油。

  那会儿的冬天那叫一个冷,大雪下的没脚面,灯心绒的棉鞋全湿透了。棉袄棉裤里面还是厚毛衣厚毛裤。那时候冬天孩子就两种棉鞋,男孩穿黑色高帮条纹布白色塑料底的,女孩穿红色小花高帮白色塑料底的。一般都戴没有手指的棉手套儿,拴根绳儿挂脖子上。

  那时候的冬天确实很冷,天也很蓝。我们很容易满足。


六、我们上学

  我们被别人笑话“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大了再取笑别人。下了课蜂拥跑出教室抢占乒乓球案子。中午排着路队回家,路队长好有权力,谁要捣乱就让全队站在路上,都别回家。夏天的中午要睡午觉,老师还要检查。有时候贪玩儿不睡,就在上学之前把脸蛋儿在凉席上使劲儿压一会儿,压出印儿来,告诉老师说睡了。

  我们用5分钱一盒的蜡笔,用铅芯儿巨粗还老爱折的自动铅笔,手工课玩儿过橡皮泥,音乐课练过吹口琴,我那会儿吹《红河谷》《学生时代》《友谊万岁》可好了。红五月歌咏比赛画着红脸蛋儿红嘴唇儿站在台上被灯光照的满头大汗。六一儿童节的时候家长给买一个塑料铅笔盒,美的一宿睡不着。要是双层的那种,根本不舍得用。我们捡碎玻璃、铁丝、废纸、削利(xue li)管儿,卖钱攒班费。文明礼貌月到处找好事儿做,然后写作文儿,月底汇报这个月做了几件好事儿。

  春游?去八达岭、颐和园跟去中山公园、紫竹院没什么区别,因为我们主要惦记的是在外边吃的那顿饭。都是自己带的,面包香肠罐头,准是爹妈工作忙没时间;烙饼咸菜煎鸡蛋,准是爹妈上心。大号铝饭盒儿,军用绿色水壶,背着一点儿都不觉得沉。头天晚上就准备好,当天早早起床集合,一切辛苦都为了中午找个地儿好好吃一顿。四年级以后开始野炊,自己带家伙出去做饭吃。

  我们放学后相约去捉蝌蚪,挖蚯蚓,放风筝。义务劳动拔草的时候顺便逮两个蛐蛐儿,三尾(yi)儿的不要,得两尾(yi)儿爱开牙的。中秋节的晚上,在家吃完饭一人拿一块儿月饼搬着小板凳到学校操场集体赏月,各小组把扎好的孔明灯一起放飞,煞是好看。年底的迎新联欢会十分让人期待,布置教室时都想掺和一把。联欢那天要想办法跟自己喜欢的GG或MM挨着坐,吃着水果嗑着瓜子儿看节目。最后交换贺年片儿才够热闹,本班四五十个同学再加上外班的好友,没个一两个钟头完不了事儿。

  稍大点儿,女孩儿开始臭美,男孩儿开始玩儿酷。28的永久不想骑了,要玩儿能变速的赛车,还得是车把弯着撅着屁股骑的那种。后来又改山地车,得戴着霹雳手套、护肘、护膝才够帅。说到霹雳手套,刚流行那会儿还有同学为一副手套打架呢。会不会跳先不说,戴着漏指头的霹雳手套和细细的霹雳墨镜,就是一个酷。真爱玩儿的,那得晚上吃完饭天擦黑儿的时候找个广场“碴(cha)车”“碴(cha)霹”,就是比赛车技和舞技。后来,满大街都是霹雳手套儿,俺妈用毛线给俺织了两副,冬天戴着又防冻,还不影响手指头儿活动,一副上课写字儿的时候戴,一副下课玩儿的时候戴。

  教师节快到了,这里也许有可敬的人民教师。出于职业习惯也许会说:你们这帮家伙,就记得玩儿啊、吃啊,怎么上课学的东西都不记得啦?我笑答:谁说的?您以为能写出这样贴子的孩子,象是没受过良好教育的吗?:)老师别着急,您教的东西都已经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了。我们不论身在何处,每年这一天在您家的聚会是少不了的。就是不能回来,也会打电话问候的。祝您教师节快乐!


七、我们赶上了

  爱国卫生运动。任务分解到学校、班级,责任落实到小组、个人。一下课就挥舞着苍蝇拍往厕所、猪圈、垃圾桶跑。放学回家吃完饭,几个人一手拿着苍蝇拍一手拿着火柴盒儿或者玻璃瓶儿,蹲守着院里的绿色垃圾桶,一边儿聊着天儿一边儿打苍蝇。老鼠不大好捉,得利用鼠夹或粘胶,抓住了打死把尾巴切下来包好。班里还组织集体到八宝山挖蛹。这些东西最后都得上缴,作为评选先进班级和个人的重要依据。今天的北京能这么干净,今天的孩子能不用再打苍蝇捉老鼠,这里可有咱们多少心血呀!

  打倒四人帮。我们没有参与,只有感受。觉得周围的气氛变了,大人们也变了。大喇叭放的口号儿变了,JJ们跳皮筋儿的时候唱的歌儿也变了,不再是“打、打、打倒***”,改成了“打、打、打倒四人帮”。还有三星陨落,特别是十里长街送总理,相比大人来说,虽然我们也经历了,但真正对这些事有所感触,还是在长大之后。

  大地震。全家搬进了搭在马路上的防震棚儿。祸不单行,连降滂沱大雨,还夹杂着冰雹。我们还不知什么叫愁,只觉得好像就应该是这样,只记得趟水捡冰雹玩儿的开心。


八、我们说,我们想

  70年代这一拨的成长经历:幸福的童年: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萌动的少年: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十年寒窗: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学毕业:你说你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艰苦奋斗: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加入捷办:你走来,他走来,我们走到一起来...

  儿时的生活真好!我们的童年虽然很贫穷,但是那些自给自足的游戏,和与小朋友无拘无束的玩耍,至今回味无穷,而且一点不羡慕现在孩子的电动汽车,飞机,变形金刚,有时候反而觉得他们的童年没有我们的快乐。

  以为这些旧场景不会有人记得,忽然发现,记得它的人是这么多。在JB,看那些怀旧的文章,总会恍然觉得,那些未谋面的DX,会不会是因为辗转失去的儿时伙伴,有邻家的建军GG,也有后院的红梅MM。

  太多了,有那么多的小事让我们一想起来不禁哑然失笑,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啊,至今仍能给心灵带来丝丝的甜蜜。

  70年代,生活在好坏新旧变化的年代。越来越多的70's文章,也越来越爱看。我们是承前启后的一拨儿,挺骄傲的。我们经历的许多,别人永远不会再有机会体验,变迁丰富了我们的性格,也更让我们知道珍惜。

  虽然承前启后,但70们是鲜明的一代。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和信念,虽然许多70年代写给自己的文章总是让人有些伤感,但我永远都会为生在七十年代感到骄傲!


后记

  写这篇命题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儿,写完了,如释重负。之所以要写,只是因为JB有人点了名儿叫我写。如果不写或写的不好,我自觉以后将无法再在JB混了。如今交了作业,已是尽力,不论好赖,心里坦然了。

  因为是整理过的,看起来便不像讨论时那般热闹。如果想再次回味当时的境况,可以翻出JB的旧贴子来看看,一定会会心一笑。
© 2003 凌云电子企业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