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的时间是一支烟
郁金香的故事
离开你的七天
爱是有缘黄瓜与玫瑰
音乐剧《爱你是个错误》
十九朵玫瑰和一把青菜
浪漫终结
沉重的处女情节
俏俏
我用告别作她的嫁妆
慈母的鼓励
曾经沧海
在故土的爱:兰花花
纯真的岁月 简单的快乐
爱的天空有彩虹飞过
小 说 故 事
儿子与情人(戴.赫.劳伦斯)
儿子与情人
(戴.赫.劳伦斯)




禁毁原因

  这是性爱小说之父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发起了禁书运动,在租用的一辆被称之为“淫秽书籍曝光车”所展示的不宜阅读的书籍中,《儿子与情人》被列在首当其冲的位置。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和情人》正是带有他早年的独特家庭经历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矿工沃特·毛瑞尔一家的畸型关系,正是劳伦斯一家生活的写照。

  在完成《儿子和情人》的两年后,劳伦斯于1915年完成了他自创一格的小说《虹》,这是他作品中篇幅最长的一部。

  《虹》以英国小说中没有先例的热情与深度探索有关性的心理问题,通过三代人的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寻求建立自然和谐的性关系的可能性。劳伦斯说:“它在小说艺术中确实不乏新鲜之处”,是对“两性关系的研究”。

  《虹》以家族历史的方式展开,叙述了一位自耕农的三代人的经历与变迁。第一代汤姆·布朗文是个忠厚诚实的农民,与一位波兰遗孀莉迪娅结合,他们的结合平凡无奇。莉迪娅前夫所生的女儿安娜与汤姆的侄子威尔结婚,成为农庄上的第二代,他们的婚姻,在蜜月过后充满了信仰的分歧、感情的挫折、性格的冲突和争夺支配地位的斗争,没有温柔,没有爱情,只有在欲望驱使下对肉体的追求,在恨的长夜中偶然迸发出爱的火花。然而肉体上的一时满足,填补不了精神上的长久空虚,他什1只能转向别处寻求寄托。第三代,即厄秀拉这代,她在性关系上的体验是对一种不同于父辈的新型关系的探索。她少女时期与女教师英杰的一段同性恋是她探索中的一个插曲,随之而来的是她与军官安东的一番放荡的热恋,他们的如火恋情终因缺乏精神上的和谐与理解而分手。

  《虹》的姊妹篇《恋爱中的女人》,完成于1921年,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部小说反映了西方世界深刻的危机。

  《恋爱中的女人》描写贵族女性赫米奥恩追求一种精神恋。她对中学督察伯基爱得发狂甚至内心甘作他的奴隶,任他摆布,但总是当着别人向伯基显示出爱的颐指气使和霸道独揽的关切,这使寻求肉体和精神双重和谐的伯基对她不堪忍受,转而追求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欧秀拉,但女人们事实上都有一种天生的任性和倔强,他痛感女人追求和付出的爱完全是一种占有,一种母亲似的占有,是把男人当作填补子宫空缺的婴儿。欧秀拉的妹妹则是另一种女性,醉心于新矿主吉拉尔德,并与他同居。新矿主的父亲乐善好施,但对妻子他只有野蛮自私的性欲发泄和占有。新矿主秉承了父亲的后一特性,这使古德兰痛苦万分,而与邂逅相遇的艺术家陷入爱的狂欢。

  完成于1926年的《羽蛇》,是以爱尔兰蠕妇为主人公。凯特厌恶西方文明世界,想到墨西哥去寻找新生,却被卷入当地推翻天主教、恢复羽蛇神古教的漩涡中。凯特和西波里亚诺结合,是他身上那种不可预测的吸引人的男性力量把她留在墨西哥。她相信,一切真正的生活的关键存在男女之间充满活力的性爱关系中。男女之间这种一体是一切今日之生活与未来之可能的关键。一切新生活来自这关键的男女一体。这是一切核心。

  此外,劳伦斯还写了《白孔雀》(1911年)、《迷途的姑娘》(1920年)、《亚伦的藜杖》(1922年)《袋鼠》(1923年)等多部小说。

  在他一生所写的10部长篇小说中,《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成为他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此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三易其稿,把一部惊世之作留给了后人。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通过康妮和梅勒斯美妙的肉体交流,劝告人们要自然地、诚实地、纯洁地思考性的问题,性不是什么丑恋、淫秽不道德的东西,它恰恰是人们能够自救的根本。

  劳伦斯正是带着严肃的、深刻的、纯洁的目的描写性爱,而且许多场面写得特别精细,他是把性爱作为拯救人类的一种生命力,作为那些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最好途径。他一直是一位强烈的婚姻支持者;他说:“我们反对的是廉价、荒淫;我所坚持的是:性是纤细、脆弱的生命属性,不容玩弄;我所痛惜的是没有感情的性。性应该是一种真情的流动,一种真情的慷慨而温暖的流动,决不是诡计,决不是一时冲动,决不是纯粹的暴虐,我之所以写了一本有关男女之间性关系的书,并不是提倡男人和女人都开始轻率随便地结交情人或漫无节制地胡搞淫乱。”劳伦斯正是自始至终把握这崇高和纯洁的理性尺度,写出男女肉体快感,写出性爱纯洁无邪,写出他真诚的心曲。同时,劳伦斯很好地把握住语言的洁净,使一个个人物完美地凸现出来。

  认真阅读和研究劳伦斯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劳伦斯这些作品探讨的理想的两性关系是精神和肉体的和谐。

  劳伦斯还认为性是人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人类爱美是一种天性,而性与美是一回事,就像火焰和火,如果你仇视性,你就是仇视美;如果你爱活生生的美,你就得崇拜性。性与生命同在,美与生活相伴。他说:“假如我们的文明教会了我们怎样让性感染力适当而微妙地流动,怎样保持性之火的纯净和生机勃勃,让它以不同的力量和交流方式或闪烁、或发光、或熊熊燃烧,那么,也许我们就能——我们就能——终生生活在爱中。”

  劳伦斯相信,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的淋漓通达的渲泄和发挥可以拯救人类,他认为对人类来说伟大的相互关系总是男女关系。甚至认为和谐、协调的两性关系可以化解社会病症。他在致爱德华·加尼特的信中写道:“现在,我即将完成《两姊妹》这部小说,全书将只有300页。这部小说是为年轻的小姐而创作的,我只能写我感受最强烈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目前说就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调整旧的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这毕竟是当今问题所在。”1913年4月26日,劳伦斯在给麦支劳德的信中又说:“我相信,只有通过调整男女之间的关系,使性变得自由和健康,英国才能从目前的萎靡不振中解脱出来。”

  劳伦斯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成名于小说,而且还是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推崇的文学形式,当属长篇小说。他认为此种形式最能充分展现生活。

  劳伦斯一生动荡,他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小学教师;他曾在英伦中部漫游,走过许多城镇和乡村;他与一位教授夫人的私奔,曾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而这一切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的积累,并支撑了他的写作大业。

  1930年3月2日,这位天才的文学家病逝于法国的旺斯镇,享年45岁。

  英年早逝的劳伦斯,事先不会想到他有些作品被列入禁书。一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他的祖国——英国,被禁了三十年(1930年——1960年)。他的有些作品,在我国目前尚未译介。如本书所收的《羽蛇》,即为国内首次译介。

  最后,我们仍引用劳伦斯的话,为本序作结:“这本书的真正意义便在这儿,我要世间的男子女子能充分地、完备地、纯正地、无瑕地去思想性的事情。纵令我们不能如心所欲地作性的行动,但至于让我们有完全无暇的性思想。”这也是我们译这套劳伦斯精品的初衷,是为序。

  刘一之
  一九九四年春于铁狮子坟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这是句中国人的格言,但它的受众绝不独是中国人。

  任何一个血肉之躯都不会对之吹毛求疵,即便他丧尽天良,即便他禽兽不如。因为他知道,即便是禽兽,也还能记起舔犊之情。

  因为他明白,是谁塑造了他的血肉之躯,又是谁赋予了这个血肉之躯以生命、思想与意志。

  因为他理解,这句格言所包容着的是亘古万年而不渝的深刻内涵:无与伦比的母爱。

  母爱,人类之爱中最为高尚、最为纯洁、最为恒远的爱,爱中之至爱。

  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干了每一个母亲的泪,唱酸了全天下孝子的心。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丝丝缕缕情,络绎无绝期。

  十月怀胎,女人从一无所有中孕育出生命;一朝分娩,女人再把这个生命剥离出母体。

  女人因此而完成了一个普通女性的超越。

  血与火的剥离,灵与肉的升格,痛苦与挣扎的超越。

  女人忘不了这次超越。她把全部的自己融化为琼浆玉液浇灌给刚刚从她身上剥离出来的幼体。

  琼浆便是生命之水。玉液便是奔腾不息的母爱。

  母爱是上帝赋予女人用来战胜男人的重要法宝。母爱是女人直面坎坷、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力量。

  这种力量具体体现在女人身上所独有的那种为了孩子而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大无畏牺牲精神。

  这种精神是无私的美德、高尚的情操和纯洁的人格的综合显现,是母爱得以滋生与发展的至高境界。

  母爱使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远胜过呵护自己的生命。她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只为着亲眼看着这个孩子茁壮成长起来,成长为参天大树,成长为万古长青。

  因为她知道,这个孩子就是她自己,是她所有希望与力量的源泉,是她永远无法达到的宏大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具体实现,是她战胜男人带给她的所有自卑和怯弱的坚实利器。

  女人是柔弱的。女人也是刚强的。母爱把柔弱和刚强巧妙地揉合成一层牢不可破的母子情结。


  每一个人都摆脱不开这种情结的纠缠。

  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剧〖俄狄浦斯王〗不仅感动着数千年前的古希腊人,而且也感动着任何时代、包括我们当今的观众。究其原因,最为可能的是,索福克勒斯煽动起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这种不可渲泻的情结。大家之所以都没有弑父娶母是因为大家都是普通人,都给一种更高尚的理念--社会伦理--牢牢地制约着。

  文学艺术家不是普通人。

  他们是时代的缪斯,造物主的宠儿,背负着缔造整个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重托。

  他们虽然象我们一样没有弑父娶母,但却是神圣的母爱的最为灵敏的感受者。母爱冷暖的最细微变化也难逃脱他们优于常人的感官。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感觉的同时,还用自己独特的天赋理解并诠释着母爱。母爱以其千姿百态的形式源源不断地注入艺术大师们的心海深处,撞击着他们的灵感之弦,变幻为一曲曲惊世之歌。

  翻开世界文学艺术史,我们很快可以发现这么一长串作家的名子:雨果、左拉、大仲马、斯威夫特、拜伦、果戈理、纪伯伦、马克.吐温、高尔基…

  他们大多过早地失去了父亲,母亲的养育和影响使他们步履艰难地走向人生之路和文学之旅。

  母爱,象雨露,象流水,象微风,象朝霞,滋润着大师们干渴的心灵,催生着大师们灵感的萌芽。

  大师们的母亲是伟大的。活在他们作品里的母亲更是伟大的。

  然而,伟大并不是大师们捕捉母爱的全部。使他们的灵感爆发出更为灿烂的火花的似乎还不是母爱的正常施予。

  如果母爱的施予者是个精神上不健全的人,如果她的母爱施予得太多太滥,或者太少或压根儿就没有施予,那么,受施的大师的灵感又会怎样呢?是枯竭还是澎湃?

  答案显然是后者,要不,怎么会称他为大师呢!

  纵观世界文学艺术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些文坛泰斗和画坛巨匠。他们在青少年时代要么沐浴了太多的母爱,要么巴望着迟迟不到的母爱。

  比如说劳伦斯、胡适…

  比如说巴尔扎克、达.芬奇…

  前者在沉重的母爱里痛苦地挣扎着,奋力地挣脱着,后者在干渴的驱使下沉迷地憧憬着,盲目地寻找着。

  正是这种永无止歇的挣脱与寻找激发了大师们的灵感火花,成就了他们的一世伟业。


  母亲是太阳,母爱是阳光。

  儿子是太阳的分体,儿子离不开阳光的抚慰。

  值得注意的是,切莫靠太阳太近,太近了,阳光就会把分体融化。

  英国作家D.H.劳伦斯就是给阳光融化掉了的分体。劳伦斯之所以还能成为劳伦斯是在于他热切而冷静地观望着这埸融化,并把其整个过程栩栩如生地再现于一本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自传体小说里,这就是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是幸福的,因为他充分地享受了母爱。

  劳伦斯是不幸的,因为他享受了太多的母爱。

  劳伦斯的母亲莉迪亚原是个身材矮小、修养颇高的大家闺秀。命运和爱神合起伙来捉弄了她,使她下嫁给一个地位低下的矿工。

  蜜月的幸福是短暂的,不久她就发现丈夫远不是恋爱中的那个风度翩翩、性格开朗的约翰.劳伦斯。他软弱无能、粗俗鲁莽、嗜酒如命,他拥有着几乎每一个挣扎在社会底层的矿工们所应拥有的低劣品性。而且,她还渐渐地发现,矿工的生活也远不是她所想象中的那样浪漫多彩。

  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对自己,也对生活。

  幸亏,她有五个孩子。

  幸亏,五个孩子都不全是女儿。

  因为,只有儿子才能填补丈夫带给她的失落,也只有儿子,才能抚平生活带给她的创伤。

  于是,莉迪亚再生了。在儿子们身上她发掘到了曾经失去的一切,也释放出了她久淤体内的爱欲之火。

  这把火熊熊燃烧着,放射出融化一切的热能;热能滚滚奔涌着,奔涌为禁锢一切的母爱。

  这是变了态的母爱。

  在莉迪亚眼里,儿子已不只是伦理学上的儿子,而是她所有情感的寄托;儿子也不只是生理学上的男孩,而是她用来替换丈夫的异性情人。

  这种替换相当程度上是纯精神方面的。

  当然,也不排除肉体的欲望。这一点,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坦然承认:

  保罗喜爱与母亲睡觉。无论保健医生所想如何,当和所爱之人共享时,睡眠无失为最为完美的。那种温柔,那种灵魂上的安逸与平和,那种彼此体 贴中的高度的适宜,呵护着睡神,灵与肉就在这种呵护中得到了完全的愈合。保罗背对着母亲在慰籍中睡去,而母亲呢,总是辗转反侧…

  母亲之所以辗转反侧,是因为她一直把睡在身边的儿子保罗视为自己的情人,从精神上到肉体上。

  这个母亲就是莉迪亚。


  莉迪亚象对待情人一样对待着她的每一个儿子。这一切,劳伦斯在诠释〖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时又作了进一步说明:

  当儿子渐次长大时,母亲就选择他们作为情人。首先是大儿子,其次是二儿子。儿子们因为母爱的推动而来到人世,也因为母爱的推动而长 大成人。

  这种异乎寻常的母爱深深地植根于少年劳伦斯的情感世界。随着大哥的离家出走和二哥的英年早逝,劳伦斯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母亲倾注感情的唯一。

  倾泄的结果是可怕的。劳伦斯在全身心地接受母爱的同时,毫不保留地丧失了自己。母亲成为他的一切,母亲的情感成为他的情感。他是母亲的情人,母亲也是他的情人。他和母亲互为依存,均享着生命的存在价值。

  情感世界总是多角的。杰茜.钱伯斯,劳伦斯少年时的挚友,一个美丽多情的农埸主的女儿,闯入了劳伦斯的感情生活,并渐渐地成为莉迪亚最具威胁力的竟争对手。

  竟争是必然的。母亲不愿失去儿子,更不愿失去她生活的唯一。儿子也开始挣脱母亲,因为青春的乐音正一步步地把他导入世俗的欲海。

  劳伦斯痛苦地摇摆于两个女人之间,即抛不开母爱,又摆脱不了肉欲的诱惑。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里生动地再现了这种摇摆:

  此时他(保罗)恨她(米丽亚姆),痛楚地恨,因为他使她陷入了痛苦。爱她!她知道他爱她…他属于她,他的灵魂需要她…他回到了他 母亲的身边。母亲才是他生活中最为强有力的纽带。母亲出现时,米丽亚姆就走远了…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没有给融入非现实之中,母亲就牢 牢地守护在那儿。对于他而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影子,成为几乎不存在的虚无,唯有她不能…

  于是他只好痛楚地对杰茜说,“你知道我一直爱着的是我的母亲”,“我爱她,象情人一样地爱她,因而,我不可能再去爱你了。”

  劳伦斯和杰茜分手了。痛苦的分手。

  甘甜的母爱此时竟成为浓浓的苦涩,而他,却无可奈何地品尝着它。

  一直到母亲仙逝,一直到生命的尽头。

  母亲死了,生命的纽带断了,劳伦斯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不可名状的绝望,仿佛这世界已到了末日。

  劳伦斯之所以没有尾随母亲而去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认为这不是冥冥中的母亲所希望看到的。

  他知道母亲所希望他做的是什么。他要活下去,他要奋斗,他要完成母亲在他身上押下的所有盼望与希冀。

  但他必须得先找一个情人,这个情人必须得即能从感情上替代他的母亲,又能在肉体上给予他母亲所不能给予的满足。

  肉体的欲望压抑得太久了。太久了,不爆发就会在沉闷中窒息。况且,劳伦斯又是个热血青年,有着与常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肉欲的冲动。这种冲动是他无可遏止的创造力的又一个源泉。

  于是就有了弗里达。

  弗里达是他老师的妻子。欲望与需要使他们一见钟情,爱情又使他们携手私奔。

  弗里达是个完美的爱人。她集母亲、情人、妻子、挚友于一身,不但及时地填补了劳伦斯母亲遣留下来的空白,而且最大限度地释放出了劳伦斯久淤体内的能量。

  这种能量便是劳伦斯无限丰富的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劳伦斯一生最为璀璨夺目的篇章大都是在和弗里达私奔的快感中和相知相伴的共同生活中谱下的。这里面有〖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迷途的姑娘〗、〖羽蛇〗、〖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十几部使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撼的作品和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和散文,劳伦斯也因此而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有争议也最为伟大的少数作家之一。


  可以说,劳伦斯一生都没有从母亲的阴影中走出。沉重的母爱囚禁着他的个性,压抑着他的欲望,陷他于一汪无边无际的浩瀚之中。

  劳伦斯一生也都在挣脱,竭力不使自己被这汪浩瀚吞没。

  压抑与挣脱,构成了劳伦斯一生创作的主题。

  〖儿子与情人〗最先体现了这个主题的生命意义。保罗艰难地周旋于母亲和两个情人之间。母亲、米丽亚姆、克拉拉,三个女人三股力从不同方向向他发出,生生要把他的灵魂和躯体撕成碎片。对保罗争夺得最为勇毅也最为惨烈的当数母亲和米丽亚姆,因为她们都想得到的是他的灵魂,是对他整个身心的全方位的霸占。保罗给她们争夺得身心俱瘁,而他内心深处压抑着的原始欲望却丝毫都没有得到发泄,于是他只好求助于克拉拉。克拉拉象支中和剂,她一心想得到的是母亲和米丽亚姆无心去顾也不屑去顾的,也恰恰是保罗迫切需要发泄的。在三股力的均衡撕扯下,保罗整个的自我荡然无存,只留下一副中空的躯壳。只有在母亲死后这三股力中出现链条中断时,保罗的自我才被他重新找回。于是,他告别了米丽亚姆,也告别了克拉拉,充满自信地向“喧嚣着的城市奔去”。

  保罗与母亲的关系是劳伦斯与他母亲的关系的生动再现。保罗的压抑与挣脱实际上也就是劳伦斯自己的压抑与挣脱。

  劳伦斯在他的另两部小说里进一步发展了压抑与挣脱这个主题。这两部小说是〖虹〗和〖恋爱中的女人〗。

  两部小说实际上是一部书,劳伦斯在初稿里将之命名为〖两姊妹〗。〖虹〗揭示了叛逆,〖恋爱中的女人〗则渲泄了毁灭。叛逆与毁灭是压抑与挣脱的升格,是个性拼搏共性时爆出的闪光,是生走向死的绝唱。一切正如劳伦斯自己所说,“我们在死亡中选定了自己的退化,而不是最后的完满”。

  似乎是越近暮年,劳伦斯内心深处的压抑感就表现得越强烈,挣脱也就显得越悲壮。在劳伦斯告别人世的前两年,他最具争议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终于脱稿付梓了。

  这是他暮年的作品,因而也应该算是他最为成熟的作品,因为它完全彻底地把积淤在他胸中数十年而不衰的压抑感畅快淋漓地表现了出来。

  这种压抑是人类与生俱来与死俱去的最为原始的性的压抑,是他早期受锢于母爱而久久不能释放的本能的冲动。在这部小说里,劳伦斯几乎是放肆地描写了赤裸但不失真实的性爱,讴歌了质朴而又洋溢着生命力的爱情,更宣叛了正统但却毫无性爱关系的婚姻的死刑。

  劳伦斯终于从他对母亲的病态情结中解脱出来了,也真正卸下了长年积压在他心头的沉重负荷,一身轻松地走向生命的终极。

  也许,这才是这位文坛巨人的毕生杰作。


  劳伦斯的母亲是强有力的。她用她那可怕的温柔和变态的母爱紧紧地把儿子束缚在自己身旁,使之不能去爱也无法去爱任何一个别的女人。

  劳伦斯一生都在挣扎。母爱和欲望象两堵从不同方向向他同时挤来的墙壁一样把他死死地挤成一团肉饼。

  所幸,灵魂儿终于逃脱了。灵魂儿在劳伦斯后半生勤奋的创作和歇斯底里的发泄中逃脱了。

  劳伦斯是何等潇洒地走向自己的墓穴的,因为他知道,在他走后,整个世界必将因他的创造与发泄而沸腾不已。

  相形之下,一代学人胡适一生都没有潇洒起来。

  这是胡适个人的不幸。

  不幸的胡适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他有一个比劳伦斯的母亲还要可怕的母亲。

  这个母亲叫冯顺弟。

  苦命的冯顺弟,十七岁做了大她三十二岁的胡传的第二任填房,二十一岁就开始为这个捐躯台湾的抗日县太爷活活守寡。

  青春玉女,寒夜凄冷。若不是怀中还有一个呼唤着母爱的小胡适的话,她真不知道生命对于她来说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在冯顺弟的眼里,小胡适不再仅仅只是个儿子了。小胡适是她的一切,是她生命的全部,是她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希望,是她情感生活的唯一,是夺走了她的贞操并令她不得不为他一辈子守贞的丈夫的替身。

  不幸的母亲。她一辈子似乎除了奉献外别无他求。

  奉献的是爱。对丈夫的爱,对儿子的爱。

  她也只有爱。

  这个从小就在男人制定的三从四德薰陶下长大的弱女子不可能再有别的奢望了。她把澎湃在体内的骚动化为泪化为吻化为奔涌而来的母爱一古脑儿倾注在可怜的小胡适身上。

  小胡适给淹没了。

  既然他是母亲的唯一,母亲也自然是他的唯一。

  一切似乎是,母亲是为了他才活着,他也是为了母亲才长大。

  母亲要他读书,他读书;母亲要他吃饭,他吃饭;母亲要他做个好孩子,他做个好孩子;母亲要他出人头地,他出人头地。

  他所做的一切只有一个目的:讨母亲欢心。

  不知不觉中他给母亲训成了一个最最听话的乖孩子。

  胡适后来写道: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

  这样的乖孩子是无心反抗也无力反抗母亲的任何愿望的。他已给母爱这条绳索牢牢地束住。

  胡适长大了。胡适要去大学堂读书了。胡适要远走高飞了。

  走远了,飞高了,儿子就由不得亲娘了。

  冯顺弟彻夜难眠。

  终于,她决定给儿子原本沉重的双脚再加上一付镣铐。

  这付镣铐就是江冬秀。

  于是,小胡适在母亲的一手操办下和大他一岁的村姑江冬秀定下了“终身大事”。大凡男人都要定终身大事的,无论其是大是小。

  当然,母亲做的也是她应该做的事。千百年了,村民们都是这么做的,订婚时是个小娃娃,结婚时是个大娃娃。一切都天经地义。

  再说,母亲也是为了儿子好。

  就这样,不满十三周岁的小胡适带着这付沉重的镣铐开始了他闯荡世界的人生苦旅。令胡适苦不堪言的是,镣铐是个文盲,而且还裹了双小脚。


  谁愿意带着镣铐走路呢?

  无论他多么孝顺,在其内心深处,一种反叛情绪渐渐开始滋长起来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这种反叛情绪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并终于酝酿为公开的行动。

  行动的第一个步骤是逃婚。

  逃婚堂而皇之的借口是读书。

  胡适知道,望子成龙是母亲最大的愿望。江冬秀只不过是她用来网住自己的工具,是母亲不想失去爱子而不得不施出的苦肉计。因为她知道儿子心中想的是什么。儿子的心给囚牢了,娘也心疼哟。

  逃,逃,逃,胡适从十七岁逃到二十七,从上海逃到北京,又从北京逃到美国,十年望家门而不入,念慈母而断肠,只为摆脱这付沉重的镣铐。

  不幸的是,胡适终归还是胡适。

  当二十七岁的洋博士和大字不识的小脚老村姑双双在母亲面前喜结连理时,胡适心中可谓是怎一个苦字了得。

  然而,胡适是很会苦中作乐的。他亲自为自己的花烛洞房题字曰:

  三十夜大月亮

  廿七岁老新郎

  不仅如此,胡适还特为江冬秀写了许多让人忍俊不住的诗词,用极其诙谐的方式排遣着心中的苦涩五味。如当胡适订婚十年后兴冲冲地去和未婚妻见第一次面时,江冬秀却躲入床帐里死也不肯出来。胡适有感而发,写下〖如梦令〗三首道:

  她把门儿深掩,
  不肯出来相见。
  难道不关情?
  怕是因情生怨。
  休怨!休怨!
  他日凭君发遣。

  几次曾看小像,
  几次传书来往,
  见见又何妨?
  凝想,凝想,
  想是这般模样。

  天上风吹云破,
  月照你我两个。
  问你去年时,
  为甚闭门深躲?
  谁躲?谁躲?
  那是去年的我!

  爱的天平一开始就严重地倾斜在一边。胡母一错再错,胡适将错就错,共同酿就了这杯胡适品尝了一辈子的苦酒。对此,胡适写给友人胡近仁曰:

  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吾之所以极力表示闺房之爱者,亦正欲令吾母欢 喜耳。

  此语,胡适发自肺腑。

  胡适浪迹天涯十年,无可奈何地发现,终点原来竟是起点。


  逃不掉谈谈总是可以的吧。心中的欲与恨总要有一个发泄才是。

  于是胡适就谈婚姻。

  十七岁就谈了。他谈的第一篇是〖婚姻篇〗。

  谈得非常矛盾,因为胡适自己也正在矛盾。先是肯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继而指责之,认为怨偶之所以形成皆缘于此。结论却是:归根到底,吾主张儿女的“终身大事”应由父母开明地包办,吾反对自由恋爱。

  好一个胡适,被母爱牢牢地捆绑住的胡适!

  胡适在恋爱婚姻方面的矛盾心理散见于他后期的大部分著作里,一方面大谈婚姻自由,高歌妇女解放,宣扬个性独立,另一方面却在五四前后真正汹涌而来的婚姻自由浪潮面前道貌岸然地摆出了一副卫道的架势。

  当其时,深受包办婚姻之苦的友人纷纷抛弃原配,另觅新欢,郁达夫、徐志摩、郭沫若、任叔永、陈独秀以及接踵而至的鲁迅等都奋起革命,一个个做了“陈世美”。

  胡适则愤愤然地看着,喋喋不休地唠叨着,更加自觉地就范于母亲为他编织的“金鸟笼”里,迁就于“小脚太太”的吵闹之下。

  朋友说他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也在诗中自嘲:

  …
  岂不爱自由?
  此意无人晓:
  情愿不自由,
  也是自由了。
  真真一个阿Q。
  阿Q还决定:
  我把心收拾起来,
  定把门关了,
  叫爱情生生地饿死,
  也许不再和我为难了。

  于是拚命地译诗,于是拚命地写诗,胡适要用创作生生把爱情锁死。


  爱情却是锁不住的。

  尤其是在崇尚自由的美国,尤其是在“极能思想,读书甚多”、且决心献身艺术的洋小姐韦莲司面前。

  韦莲司是胡适对她的昵称。她的全名叫艾迪斯.克利福德.威廉,是康乃尔大学地质学教授的掌上明珠。

  郊外散步,公园幽会,观落日徐徐,沐晚风习习,挽洋妞之柔臂,饮浪漫之清醇。

  然而,胡适的命运总是不幸,何况他跨入的是国际情埸。种族、肤色、信仰,还有两个手执大棒的老太太!

  胡适的母亲唯恐儿子就此飞走,鸿雁频频,紧紧地收拢着儿子颈上的绳索。

  洋老太太更是惊恐万状,试想,让一个东亚病夫把掌上明珠拐走,还成体统吗?

  只是苦了这对异国情人。真可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罢罢罢,胡适只得饮恨而退。

  退退退,退到一穷二白的中国大陆,退到苦苦守侯着他的小脚村姑身旁。

  一场胡适一生轰轰烈烈的跨国之恋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产了!这是胡适的真爱和初恋,也是胡适远离母亲后在情感上走得最远的一程。

  第二次的远走当是结婚之后。

  母亲把绳索交给儿媳江冬秀,满意地撒手西归。

  胡适守着他的第二个母亲,越守心儿越灰。

  好在还有一个心儿更灰、离婚寡居的曹佩声。

  就是那个四年前在婚礼上令胡适怦然心动的“小伴娘”!就是那个十七岁结婚二十岁离婚,并令爱情诗人汪静之神魂颠倒的倩妹子!

  两颗心儿很快就靠近了。两颗心儿很快就合并了。

  西湖畔上美目盼,烟霞洞旁藏娇忙。胡适在“小伴娘”的温柔乡里“养病”三个多月,过起了终生难忘的“神仙生活”。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绚丽、最值得留恋的一段时光,无数篇洋溢着生命活力的爱情诗章就是此时谱就的。

  胡适决定留住这段好时光。胡适决定不再违背自己。胡适决定步老友们的后尘。胡适决定正式向江冬秀提出离婚。

  叹只叹,胡适毕竟还是胡适!

  当绝望了的江冬秀抢过儿子,抓起菜刀,以死相胁时,胡适就可怜兮兮地收回了成命。

  这是胡适的软弱。

  这种软弱不但导演了胡适一生情感的悲剧,而且导演了“小伴娘”曹佩声一生命运的悲剧,害得她不仅刮宫流血,生杀了同她“倩哥”的未成形骨肉,而且一辈子都在绝望中等待。


  胡适给母亲用爱编织的花环团团围困起来,虽竭尽全力左冲右突,仍无法突破这层牢不可破的防线。

  胡适彻底绝望了。

  绝望中的胡适拿出了他的杀手锏。你不是要我和江冬秀结婚么,你要我结婚不是急着想抱孙子么,那好吧,我就给你来个无后!

  “无后”观念的提出是胡适对母亲让其完婚心切的心理逆反。这种逆反心理在其不得不和江冬秀结婚时表现得愈加强烈。

  然而,自然规律总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就在胡适大肆鼓吹“无后主义”时,江冬秀悄无声息地怀上了他的孩子。这也算是命运对胡适的又一埸嘲弄吧。

  无奈中的胡适就给儿子起名为“祖望”,喻“祖母之所望”,而非胡适之所望之意,还写了一首〖我的儿子〗以自嘲: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

  无心“后”而“后”喻示着他对母亲又一次抗争的失败。

  所有的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胡适深深地体会到了母爱的厉害,于是便在后半生里彻底臣服于母亲的代理人、小脚太太江冬秀的雌威之下,成了台岛“惧内”的典范。


十一

  胡适的惧内和他一生一样充满着滑稽和传奇。他首倡的“新三从四德”可以让所有的怕老婆者自叹弗如。(三从:太太下命令要服从;太太上街或打麻将要随从;太太发错脾气要盲从。四德:太太买东西要舍得;太太发脾气要忍得;太太的生日要记得;太太出门打扮要等得。)据说,他还荣获了十枚巴黎惧内协会的会章哩。

  胡适的惧内是他软弱性格的一部分,而这种软弱性是其母亲在他们共同生活的十几年里刻意培养出来的。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的惧内实际上是惧他母亲。

  对于母亲来说,从一而终,妙龄守寡,她是旧式传统道德的最大受害者。孤独纠缠着她,而解决孤独的最有效途径是爱,爱儿子和被儿子爱。在这里,爱是畸形的,即自私,又执着。

  她知道自己不能独占儿子的爱,但又实在不愿别人从自己手中把爱夺走,因而,她必须首先物色一个自己满意的女人来占住这个注定属于别人的位置,不管儿子是否愿意。仔细研究冯顺弟和江冬秀,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二者不仅性格雷同,长相也是十分相似的。(试比较二者的照片)

  胡适之所以没有最终抛弃这个小脚文盲,其最主要原因在于他强烈的恋母和自卑(从小失去父亲)心理。自卑使他产生抗拒生活的勇气和执着,使他学有所成,声名远扬,恋母又使他牺牲自我,成为封建礼教的殉道者。

  胡适终生没有挣脱开母亲,但挣脱本身不也是一种悲壮么!翻开胡适先生作品全集,哪一个章节没有浸润着这种挣脱的快感呢?

  胡适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但有相当一部分成就来自于诗歌与随笔。

  诗歌与随笔是他一生丰富的情感到多彩的灵感的忠实而巧妙的转换,胡适绚丽多彩的一生之所以能够让世人共享,是与他这种几近自传体的转换分不开的。

  即便他的学术研究,也与他的母亲不可分割,因为是母亲传给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勤奋的治学精神的,而这两点也正是他得以成就的基石。

  胡适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矛盾体现在胡适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他的生活里,更体现在他的作品里。在他的葬礼上,蒋介石“赐”的一副挽联算是为他作了个小结: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当然,这个小结是特指他的情感生活而言的。


十二

  俄底浦斯情结也罢,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罢,儿子似乎天生就是仇恨父亲、依恋母亲的,弗洛伊德先生如是说。

  而母亲又总是残酷的。她要么把儿子浸泡在爱的子宫里,用温柔和保护使其窒息,要么将其遗弃在爱的荒漠,听凭风吹雨淋,任其自生自灭。

  这样的母亲往往是不同寻常的。

  艺术家又往往能摊上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母亲。

  因为,无论哪一类母亲,母爱表现得越是极端,儿子的心海震动就越大,艺术创造欲也就越强烈。

  母爱是雨露,太多了,儿子会淹死,太少了,儿子也会枯死。

  当然,淹死枯死的都只是平庸的儿子。

  劳伦斯、胡适等没有给淹死,因为挣脱给了他们生命,生命也因他们的挣脱而更显辉煌。

  列夫.托尔斯泰、威廉.华滋华斯等也不会给枯死,因为他们善于捕捉生活所赐给他们的能替代母爱的温情。

  这是母爱的变异。

  艺术家们大都是变异母爱的高手。

  出身名门望族的托尔斯泰两岁丧母,十岁丧父,命运可谓不幸。不管生活环境多么优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失落却是怎么也无法排解的。他把这一切详细地描绘在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童年.少年.青年〗里。里面天真、善良、敏感、落寞、渴望得到温情、精于自我剖析的小主人公其实就是他自己。

  孤寂的人大都敏感,敏感的人大都善于观察和捕捉。

  托尔斯泰捕捉到的是姑姑塔蒂安娜。

  塔蒂安娜有着母亲一样的平和、慈祥和体贴。但她生性软弱,最喜结交和其一样意志薄弱的朝圣者。托尔斯泰深爱她和那些朝圣者的影响,常常一个人陷于不可捉摸的玄想之中,听凭来自灵魂深处的争斗。

  托尔斯泰的每一部巨著,从〖战争与和平〗到〖复活〗,差不多都有那些类似朝圣者的神秘人物,而他所有作品的主题几乎清一色地离不开人类灵魂的搏击与呐喊。

  托尔斯泰展现给我们的与其说是位伟大的作家,毋宁说是位伟大的思想家。


十三

  比起托尔斯泰来说,华滋华斯可以说要不幸得多,因为他不但从小就父母双亡,而且连个姑姑也没有。

  父母把华滋华斯和妹妹多萝西托孤给叔叔,叔叔笃信天主教,因而一股劲地把他向神学院的火坑里推。华滋华斯拚死违抗叔命,毅然前往法兰西。

  孤儿没有母爱,孤儿更渴望母爱。

  缺乏亲情的华滋华斯几乎是不假思索就爱上了大他许多的法国女郎安妮特.瓦朗。安妮特那特有的成熟、母性的温柔和女人的魅力彻底征服了他。

  只是在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华滋华斯才发现压在自己肩上的重负是多么地沉重。他决定返回英国,先安顿好生活,而后回来迎娶安妮特。

  英法战争却使他的希望化为泡影。一年年过去了,华滋华斯把对爱妻的绵绵思念化为对往事的追忆,掩映在络绎不绝绝的常青树丛中。安妮特同山川、同岩石、同日月共在,诗人的巨痛也在这幻觉般的发泄中得到了抚慰。

  华滋华斯说,他是在母亲般温柔的安妮特的怀抱里认识了生活的神秘的:生活,就是痛苦地使用一个人的精力,并使之成为艺术。

  托尔斯从姑姑那里寻到了灵魂和思想,华滋华斯则从安妮特身上觅回了幻化的爱和生活的真谛。

  寻寻觅觅,寻觅的最终为失去的母爱。


十四

  相比较而言,寻觅得最为得心应手的当数大文豪巴尔扎克。

  不同于托尔斯泰和华滋华斯的是,巴尔扎克不仅有位母亲,而且这位母亲还为他送了终。

  遗憾的是,这位母亲生性乖戾,冷酷而暴躁。巴尔扎克从生下来到长大,母亲从未给过他爱和温柔,甚至连句暖心的鼓励也没有。若干年后,巴尔扎克在给情人韩斯基夫人的信中怨恨地写道:“我真不知道母亲是怎样一个女人!她既是妖精,又是妖精一般的怪人…是降临到我身上的一切灾祸的根源…我从未有过母亲。”

  摊上这样的母亲,自然谈不上母爱。

  然而巴尔扎克却天生是个情种,离了爱简直无法生存。他说过,“我一生只有两个愿望,爱和名望。”

  这两个愿望互为依存。爱能通向名望,名望自然带来异性的青睐。深谙世故的巴尔扎克早就看透了十九世纪初的法国。

  在他空荡的书房里,巴尔扎克摆着的唯一饰品是一个拿破仑雕像,他在底座上亲笔写道:“彼以剑锋未竟之业,吾将以笔锋竟之。”

  巴尔扎克渴望成功,渴望名誉,渴望征服。

  而成功和征服的第一步是在情埸上。

  二十二岁那年,他写信给妹妹说,“留神一下,看看能否物色一个有巨额财产的富孀…并为我喧染一下--一个出类拔萃的青年,22岁,一表人材,双目迥迥,浑身是火,真是上帝烹调出来的充当丈夫的美味佳肴!”

  在这里,他界定的爱人首先是位财神,其次是位母亲。前者能使他通向名望,后者能使他补回失去的母爱。

  然而,不管巴尔扎克如何广告,其五大三粗、活象一个乡村屠夫的尊容却怎么也勾不起富孀们的青睐,浑身之火因而也就无处可施,象岩浆一样给厚厚的地壳死死地封锁着。

  这是一堆可怕的欲火,一旦寻觅到实破口,其喷发是可想而知的。


十五

  实破口是年已四十有五、生过七个孩子的德.帕尔尼夫人。

  不可思议的忘年之恋。但欲火一旦喷发,巴尔扎克是顾不上看她是否芳龄如春、花容似玉的。若干年之后,巴尔扎克调侃说,是魔鬼把年龄之钟安排错了。

  不管魔鬼排不排错,二十三岁的巴尔扎克几乎是如痴似狂地把他的初恋和童贞交给了堪称他母亲的德.帕尔尼夫人,因为他发现,帕尔尼夫人正是他所苦苦寻觅着的集母亲与财富于一身的理想情人。

  在她身上,他不仅找回了母爱和自信,更尝到了征服和胜利的滋味。这对既年轻又无名无钱无势的巴尔扎克来说迈出的是多么重要的一步呵。

  巴尔扎克不再孤苦了,巴尔扎克不再失落了,巴尔扎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他向帕尔尼夫人倾诉心曲,畅言壮志,完全一个呼唤关注的孩子;帕尔尼夫人同情地听着,热情地鼓励着,耐心地调教着,俨然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

  这是母与子的交流。母爱在交流中升华为情爱,巴尔扎克在情爱中成长为巴尔扎克。

  对此,巴尔扎克一辈子都在感恩戴德:“世界上再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一位女人的最后一次爱情,她给了一位男人第一次爱的满足。”

  帕尔尼夫人给予的岂止是第一次爱的满足!她给予的是巴尔扎克的自尊、自信和自我呵!每当他的命运之舟搁浅之时,她总是及时伸出救援之手;每当他走投无路之时,她又总是把他拉向坦途。她是他的庇护和慰籍,母亲和情妇,朋友和导师。一切正如巴尔扎克自己所写:

  她是我的母亲、朋友、家属、伴侣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予我年轻时至为重要的同情,她指导我的情趣,她象姐姐一样共我啼笑,她每天 来到我身边,就象一埸能减轻痛苦的安睡…没有她,我无疑早已死去了。

  巴尔扎克最最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女人。

  巴尔扎克有一句名言:“四十岁的女人将为你做一切事,二十岁的女人则什么也不做。”

  这可以说是他的经验之谈。

  帕尔尼夫人不仅在巴尔扎克的感情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更在他的作品中独领风骚。

  帕尔尼夫人年轻时当过宫廷女侍,父亲也曾做过路易十八皇后的侍卫,其家族应该算是贵族阶层。法国大革命时全家遭到冲击,虽没给满门抄斩,也曾被软禁九个月,成了旧时帝国的活见证。帕尔尼夫人象给孩子讲童话一样娓娓动听地给巴尔扎克灌输着宫廷里的奇闻轶事。经过他天才的消化系统的加工,这些故事后来成了巴尔扎克的成名作〖朱安党人〗的骨络。

  〖朱安党人〗是巴尔扎克宠大的〖人间喜剧〗计划的第一个产儿。

  可以说,巴尔扎克之所以成为巴尔扎克,帕尔尼夫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仔细研读〖人间喜剧〗,我们发现里面描绘的所有温柔恭厚的女人都烙印着帕尔尼夫人的影子。如在〖幽谷百合〗中,巴尔扎克简直为他的心上人画了一幅优美的肖像。这里,他描绘犹如百合花一样纯美的德.莫尔索夫人道:

  她的眼睛会闪现出难以捉摸的光芒,仿佛生命的精力在燃烧…她的鼻子是希腊型的,象菲迪亚勒画上的那样,由一对弧线与秀美的嘴唇相连, 给她那瓜子脸增添许多神韵。她的脸色宛如白茶花织锦,两腮泛红时,又象玫瑰一样鲜艳。体态丰满适度,既不减妩媚,也无损丰腴,虽然富态而 依然风姿绰约。那双手赛过璀璨的瑰宝,令我目眩神摇。

  …

  其仪表,无论多么美妙的笔触,多么温柔的着色,都不能表现其万一。

  既便这样美妙的描写,巴尔扎克称,也还只是帕尔尼夫人“ 相去悬殊的身影…一些次要品德的轻描淡写,”因为他实在无法再现那心目中的她的形象,“深恐在公众中糟踏了我的真实感情。”

  由此可见爱情的力量:一个人老珠黄、年近花甲的妇人在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眼中竟成了貌如天仙的绝世佳人!

  不仅如此,巴尔扎克还在他自鸣得意的作品〖路易.蓝柏儿〗的扉页上题道,“献给我所选择的女人,从现在到永远。”

  这个女人也是德.柏尔尼夫人,他的真正的母亲兼情人。


十六

  无论在思想界还是在文学界,让-雅克.卢梭都不失为一个天才,一个一旦失去整个世界文化史就会残缺的巨子,这一点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把这位天才推向世界巨子之高位的竟是一位他称其为“妈妈”的贵妇人。

  “妈妈”供养他生活,教会他思索,教导他做人,手把手地把他引导向通往超凡境界的路口,而后,再把她最后的所有--肉体-- 一并贡献给了他。

  “妈妈”再也没有什么好奉献的了,于是便把卢梭推向社会。

  卢梭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去,一直走到了世界文化思潮的顶端。

  卢梭就这样从一位伟大母性的怀抱里成就了他天才的英名。

  这一切,都是卢梭在其晚年所著的〖忏悔录〗里自己“忏悔”的。

  有人说,单是这一部〖忏悔录〗就足以使卢梭成为不朽。

  也幸亏了这一部〖忏悔录〗,要不然,这位思想巨子的深遂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作为肉体的本人又是以怎样沉重的步伐走向他生命的终点的,便没有谁能够弄得清楚了。


十七

  大凡天才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卢梭命硬克母,出世仅九天母亲就不幸辞世,父亲也在他幼年时远走他乡。

  象一只无依无靠的乳雁,卢梭在颠沛流离中走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流浪儿、学徒、仆人…漫长的时日里,小卢梭一步一个辛酸,一步一声呼唤。

  呼唤他一出生就失去的母爱。

  没有人响应。

  一直到他流浪到十六岁,一直到他以一个可爱、清秀的小青年形象忐忑不安地站立在年已二十八岁的青春少妇华伦夫人的面前。

  小卢梭给震撼了,因为他所见到的是“一个风韵十足的面庞,大而柔美的兰色眼睛,光彩照人的肤色,动人心魄的胸部的轮廓”,他所听到的是一声无比柔软的“哎,孩子,你这样年轻就到处漂泊…”

  还有什么能比这容颜、这声音更令卢梭心神激荡呢?

  卢梭几乎是一下子就把她“完全看遍了”,并立刻被她的端庄仪态“俘虏”了。

  这种“俘虏”起初只是肉欲上的异性吸引,带有明显的性的因素,因而卢梭较为关注的是华伦夫人的容貌,描绘她说:

  她的美不在面貌,而在风姿,因而能经久不衰,至今仍保留其少女的丰采。她的态度亲切妩媚,目光温柔多情,嫣然一笑似一位天使。她的嘴和我的 一般大小,美丽鲜见的灰发经她漫不经心地一梳便平添许多风韵。身材不高,甚至稍显矮胖,但没有什么不相称的地方,致使你要想找到比她那样更美的头、更美的胸部、更美的手和更美的胳膊,那是办不到的事情。

  然而,这种外表上的性的吸引只是见面之初一刹那之间的事。虽然他性早熟,虽然他天性敏悟,但卢梭最为缺乏的却是一种比情欲复杂得多的情感,一种超越爱情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爱情,但比爱情更甜蜜;不是友情,但比友情更浓烈 。

  这种感觉就是卢梭苦苦寻觅着的失落的母爱!

  因而,从一开始,卢梭就界定了他和华伦夫人子与母的情感关系。卢梭在〖忏悔录〗中说:

  此后在她的一生中,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她称我“孩子”,我称她“妈妈”,甚至在岁月冲淡我们之间的年龄差异时,这种称呼也没有改变。


十八

  熬过漫漫长夜的人,才知道黎明的可贵。

  一旦认准了母亲,卢梭便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忠诚投入到了他新开辟的情感世界中去了。这种爱,起乎疯狂,止乎理智,狂热但不淫秽,变态但却真挚。

  卢梭对此终生珍惜,并在他离世之前所写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一书中对华伦夫人所曾给予他的一切又一次作了极高的评价:

  若无那段短暂而珍贵的时光,我也许至今仍不了解我真实的自己和天性。…我被一位殷勤而温柔无比的女人爱着,为所欲为,想所欲想。由于 我充分利用了那时的闲遐,又得益于她的教诲和楷模的力量,我那尚很单纯、幼稚的心开始趋向于一种最为适宜的状态,此后它一直保留了这种状 态。

  这种状态是容纳他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的最佳境界。

  华伦夫人是这种境界的唯一的缔造者。

  缔造是全方位的。

  卢梭出身低徽,无依无靠,温饱尚不能自给,读书只能是忙里偷闲之举,接受正规教育更是九天揽月的奢望。此时,若无一个适合其发展的良好环境,他的天才之源就会枯竭。千里马在更多情况下是给困死在槽枥之中的。天才也不会例外。

  华伦夫人成就了卢梭的天才。

  华伦夫人是用爱和容纳成就的,成就在他一生最具可塑性的黄金年龄段,成就在他最最需要安抚的青春骚动期。

  那是她和卢梭共同度过的八年时光。

  八年,漫漫的八年。

  八年,短短的八年。

  这是他一生中最为美好的八年,也是他熔炼自己天才思想的八年。

  八年中,卢梭全身心地埋头于这所华伦夫人专为他一人开设的学校里。

  这是一所母爱的学校。在这里,卢梭不仅补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母爱课,更补上了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生课、社会课和性爱课。

  华伦夫人是他的良师、知友、母亲和情人。她出身贵族,关系众多,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对卢梭一生的思想形成起到了最为重要的影响。她安排他的生活,指引他的前途,开启他的智慧,拓宽他的视野,培养他的人格,并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社会介绍他的人品,推荐他的天才,为日后他得到社会承认写下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在这个温暖、安逸、无忧无虑的环境里,卢梭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孕育着他天才思想的雏形。

  可以说,没有华伦夫人做他坚实的物质后盾和情感支柱,卢梭的天才就有可能在萌芽中夭折,这位世界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双料巨人也就有可能在穷困落魄中消逝。


十九

  就母爱而言,在所有的文学家当中,罗曼.罗兰大概属于最为幸运者之列。

  罗兰的幸运在于他拥有两个从心底里爱他的母亲。

  一个是他的生身母亲玛丽.吉洛,另一个是他的精神母亲玛尔维达.冯.梅森堡。两个母亲两颗心,心心只为罗兰好。

  两个母亲中,爱之最切的当然是生身母亲了。儿是娘身上的肉,儿有好孬,娘心疼,儿不成器,娘生气呵。

  为使罗兰不出意外,玛丽.吉洛把儿子囚禁在古老宅院的高墙大院之内;为使罗兰出息成人,她把儿子限定在三尺书桌边,限定在她所制定的条框之中。

  这个条框的终极就是望其成龙。玛丽.吉洛和其丈夫爱弥尔.罗兰都出身于法兰西偏远小镇的公证人世家,虽不贫穷,但从未显赫过。玛丽想有一个改变,改变的唯一希望是小罗兰。

  她奋斗的目标之一是巴黎高等工艺学校。她要儿子考上高工,而后成为工程师,而后率领全家杀上上流社会的殿堂。

  爱子愈深,对其寄希望就愈高;寄希望愈高,对其要求就愈严格。玛丽.吉洛展开她那强大有力的母爱的巨网,团团地把儿子包围在慈爱与温情的子宫里,让其完全随着自己的呼吸而呼吸,伴着自己的心跳而心跳。在许多时候,她恨不得儿子的思想感情和她的一模一样,儿子的一举一动也顺着她的心意。

  她的爱近乎变态,完全超越了母爱。一旦超越了母爱,母亲也就不成为母亲了。玛丽.吉洛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巫婆,施展她那母爱的魔法,把儿子牢牢地圈套在自己的意志范围之内。

  小罗兰要给窒息了。罗曼.罗兰在晚年写的回忆录〖内心旅程〗中把自己的童年生活比为鼠笼,他就是关在笼中的小老鼠。

  母亲最满意的是小老鼠继承了她一生当中唯一的癖好:音乐。罗曼.罗兰似乎天生就有一股音乐气质,加之母亲的影响,他很小就能弹奏一手好钢琴,并养就了他受之终生的高品位的音乐鉴赏能力。他只须稍加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位高水平的音乐家的。

  然而,母亲却不许他去做音乐家,更不许他去从事音乐之外的其他艺术。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母亲决定去牺牲。她要儿子去做更能带来社会地位也更能促使家庭经济腾飞的企业家或者行政官员。在这一点上她似乎坚定不移。

  罗兰却注定是为艺术而生的。

  但他决定屈从于母亲。

  在未经发表的罗曼.罗兰的私人档案中,人们发现一张很有意思的便条,上面写着:“我向妈妈保证,尽我一切力量,准备投考高工。”

  这很象一份犯错的小孩子写给老师的保证书。在这份保证书里,罗兰一切的自我都失落了,一切的愿望都不见了,好象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母亲满意。

  然而,一切只是好象。在年轻罗兰的骨子里,在他丰富复杂的内心深处,一个意志渐次滋生并茁壮起来。这个意志的核心是“不创作,毋宁死!”

  创作的不是音乐,而是文学。罗兰从小着迷的原来是文学。他只所以没有将之宣之于众是因为这个决心有负于母亲的意志。他爱母亲,因而不想让她伤心,再说,他的羽翼尚未丰满,他还需要给人“牵着绳子”散步。

  母亲知道时,一切已不可改变。

  其实,玛丽.吉洛应该明白,把儿子培养成具有艺术气质的文学家的正是她自己。一切都是她谆谆教导、潜移默化的结果。

  因为,是她整天把儿子关在“鼠笼”里,不让其经风雨、见世面,使其终日耽于幻想;又是她交给其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所有艺术殿堂的大门只好向他洞开。

  罗兰在其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中塑造的主人公首先就是位音乐家,他的一生也是为音乐奋斗的一生,同时,也是摆脱控制、走向自我的一生。


二十

  毫无疑问,玛丽.吉洛爱其儿子,但她不会爱。好象一个好心的人替哑巴挠痒一样,越是全心全意,越是挠不到地方;越是挠不到地方,痒的地方就越痒。

  会挠的是玛尔维达,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罗兰一辈子都在感恩戴德的精神上的母亲。

  她恰恰挠到了痒处。

  她先是被这位二十三岁的年轻人的音乐天才所折服,继而又预言他是位“能使法兰西艺术再次复兴”的文学新人。

  玛尔维达住在罗马,出身高贵,有人说她是歌德后裔,但无据可考。她在年轻时和尼采交好,并和瓦格讷关系密切,玛志尼、赫尔岑都曾是她的好朋友,十九世纪后半叶欧洲文学艺术界的许多名人都和她来往密切,晚年还发表过一部著作,名叫〖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回忆录〗。

  这是位文学艺术界极为有名的老人,她开设的文艺沙龙既是文艺界巨人也是文学小青年的理想殿堂。

  她的预言使罗兰欣喜万分。他终于找到了一位能理解他并支持他的知音。

  两人遂成忘年之交。

  老人把罗兰看作自己的儿子,以其深厚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过人的才智、高贵的品格和真挚的母爱开启着罗兰的灵感之门。罗兰也以他年轻的活力和出自内心的真情来回报这位精神上的母亲,安抚她孤寂的暮年。

  在罗兰和玛尔维达长达十三年的通信中,每人的抽屉里都堆放着六百多封厚厚的书信。每到星期日,邮差就会扣响罗兰的房门,递给他一个紫色的大信封,里面是少则数页、多则十数页字迹清秀的纸张。

  这是他的精神食粮,是支撑他写完〖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动力之源。

  因为,没有人能理解他,更没有人站出来支持他,这里面有父母、岳丈、妻子乃至整个社会。他似乎生活在给人类遗弃的荒原。

  可想而知,对于此时的罗兰来说,这位老妇人的来信该是多么重要。

  罗兰对她的最后报答是写在〖回忆录〗里的盛赞:“这位女友是我的第二个母亲,她爱我,我也爱她,我们的感情充实而深厚…”

  在玛尔维达逝世的前一年,罗兰专程到罗马去看望她,告别时他紧紧地拥抱着她,象拥抱一个久别的情人。

  此时,语言是多余的。

  但罗兰的心却在宣誓:不管你在哪儿,不管我在哪儿,你将永远和我在一起,因为,你是我的一部分,一个最最好的部分!

  这个部分伴随他走向盛名,伴随他走过坎坷,伴随他走到生命的终点。


二十一

  如果说有人对列奥纳多.达.芬奇是世界艺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这个说法存在争议的话,就他本人来说,他至少无愧于这个称号。

  列奥纳多的伟大在于他的复杂。他不但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价值连城的艺术瑰宝,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个似乎永远也不会解开的谜。

  他展现给我们的首先是位画家,其次是位科学家。科学与艺术在他身上几乎达成了前无古人的最完美也最矛盾的统一。

  谁也搞不清楚这种统一的基石是什么。“他的轮廓只能被猜测,永远也不能确定”,雅各布.伯克哈特如是说。

  第一个给猜测的是他的身世。

  他几乎没有什么身世。他很少在日记里或对他人提及他的家庭,人们所知的一点是,他是一个私生子,母亲为一个叫卡特琳娜的农村姑娘,在他很小时就离开了他。即便这一点,也没有人敢确定。

  而后是他的性格。

  他的性格之复杂是任何一位艺术家都不能与之相配的。他以和平与躲避来对抗冲突与吵闹;他反对战争,但却设计出最为残酷的进攻型武器;他不爱也不恨,但却查问爱与恨的根源;他无区别地对待善与恶、美与丑,但却在作品中穷究其存在的肯定意义;他感情充沛,但他的感情却被意志严密地控制着,并永远隶属于研究本能;他崇尚创造,但从未全心全意地完成过一件作品…

  这种性格表现在创作上,其具体后果是,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作品中,但一旦从中解脱出来,便从此对它的命运漠不关心。他可以终日握住画笔而置一切于度外,但却一连几小时或几天一笔也画不上去。他工作的认真可以与他工作的效率成正比,因而他的每一幅画和每一项研究都有可能中途而废。他的〖最后的晚餐〗历时三年,〖蒙娜.丽莎〗历时四年,但在他的心目中,这两幅画他还远远没有完成。他一生都在创造,但至死却认为没有一件作品能够达到他理想中的终极。

  这种性格表现在情感中,其结果更令后人费解。照理说,艺术家应该是感情极为丰富的人,是情种,是异性美的奴隶,但列奥纳多表现出的却是对欲望的否定与拒绝。列奥纳多只是美的奴隶,他笔下的女人和男人大都圣洁而美丽,他们(她们)的表情似乎都给一层雾满了细小水珠的玻璃所罩盖,使你永远也不可从中透视其复杂的内心世界。他对性欲表现出极为罕见的冷漠,他的画中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有关女性内生殖器和子宫胎位的生理解剖草图。即便交媾,也是生理行为,丝毫没有肉欲的成分。

  一切似乎是,列奥纳多对女性持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许多人怀疑他终生都没有亲近过任何女人,但没有人能提供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最费猜测的是他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中的微笑。

  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有微笑中最为迷人的一个,这一点几个世纪以来几乎没有人否认。

  每一个人都为这个微笑的魅力所倾倒。穆瑟这样评价它说:

  特别令观众着迷的是微笑的非凡魔力。数以百计的诗人和作家描绘了这个女人,一会儿她那么富有诱惑力地对我们微笑,一会儿她又冷冷地、无心 地凝视着空间;没有一个人解答了她的微笑之谜,没有一个人理解了她思想的内涵。每一件东西,甚至风景,都神秘似梦,都在一种狂暴的肉欲中 颤抖。

  蒙茨更感叹地说:

  没有一位艺术家曾经如此完美地表达了女性的本质:温情和媚态,端庄和秘密的感官快乐,那所有的神秘性,孤零零的心,沉思的大脑,一种克己 的、只表露了喜悦神情的个性。

  不管有多少种解释,画框里的蒙娜.丽莎依然神秘地向那些久久地凝视着她并莫衷一是地评判着她的微笑的人微笑着。

  没有人能解释这个微笑的真实意义,虽然每一个人都在竭力寻求。


二十二

  寻求得最有成效的当数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

  解释天才的人大多都是精神病学家。

  弗洛伊德在他所著的〖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书中提请人们注意一个事实,列奥纳多曾在他的笔记里记载了他童年的一个记忆:

  看来我是注定了和秃鹫有着如此深的关系,因为我想起了一段很久以前的往事,那时我还在摇篮里,一只秃鹫向我飞来,用翘起的嘴巴撞开我的嘴, 并一次次地撞击我的嘴唇。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记忆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秃鹫的尾巴象征着男性的阳具,撞击表示口淫,其行为是同性恋的模糊反射,并由此解释列奥纳多不近女色是因为他是个同性恋者;其二是,秃鹫是母亲的象征,尾巴为母亲的嘴唇或乳头,其撞击象征着母爱的肉欲的实施。

  如果按照第二种解释,达.芬奇一生关键的头几年当是和生母一起度过的,被遗弃的母亲将其所有的欲望幻化为母爱浇注给他,并使他在潜意识中形成了对其他女性的抗拒心理。

  在列奥纳多的潜意识里,母亲的形象是如此完美,以致于其他女性都象晓星见日一样纷纷退避在太阳那巨大的光辉里。

  列奥纳多在他的另一幅画〖和圣母圣子在一起的圣安妮〗中同样不自觉地解释了秃鹫的记忆。画中圣母那略显凌乱但经巧妙安排过的衣饰轮廓酷似一个倒置的秃鹫,其尾巴正好对准圣子的嘴唇。

  不管弗氏的解释多么牵强,但其召示不容我们去忽略不计。

  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列奥纳多一生模糊的童年、复杂的性格甚至蒙娜.丽莎那个神秘的微笑都可以有一个可以接受的解释:

  遭到抛弃的母亲为了补偿失去丈夫的痛苦而把爱欲转移给小列奥纳多,从而使他过早地性成熟,并剥夺了他的男子气质。母爱在这种完满的转移中不仅实现了所有的精神愿望,而且满足了一定的肉体需要。

  时间淡化并压抑了列奥纳多对母亲的记忆,但他的潜意识中却始终没有抹去对母亲的依恋。对母亲强烈的依恋使他敌对所有的女性并促使他性机能的转化。这种转化最终导致他把全部的能量变异为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不懈探究。其结果是,列奥纳多用知识代替了爱,也超越了恨。

  而当他在为蒙娜.丽莎.德.吉奥孔多画肖像时,这位贵妇人脸上现出的微笑突然间勾起了画家儿时对母亲的记忆和迷恋,于是,他便把这个微笑按照他自己的注释译进了画框里。之后,这个神秘的微笑多次出现在他或他学生的作品里,如〖丽达〗、〖施洗者约翰〗和〖巴克斯〗。

  这也许就是列奥纳多留给我们的谜底。

  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也许。

  不管是也许还是真实,一代奇才列奥纳多.达.芬奇不仅用他的天才征服了整个世界,而且还把对母爱的寻觅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那里,母爱已超越世俗,超越欲望,超越自我。

  母爱已不再是母爱,母爱是不懈的追求与研究,是绘画,是创造,是思索,是感悟,是迷醉的微笑,是令人神往的吻。

  似乎什么都是,又似乎什么都不是。

  列奥纳多把母爱远远地拖开去,使之彻底地脱离开代表母性的女人和女人带给男人的本能的冲动。

  这是母爱最高层次的升华。

  也只有列奥纳多.达.芬奇能完成这种升华。
© 2003 凌云电子企业 (版权所有,不得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