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音乐之旅
新世纪音乐之旅
我常常以为,音乐本就是地球村共同的语言,New Age更是无国界的典范。不过,尽管New Age的种子遍布地球每个角落,New Age的果实却只盛产于有限的几座伊甸园。若不嫌弃,那就让我带大家去游历一番。
第一站:德国
别的不说,仅一条“这里是New Age诞生与成长的地方”,就足以让德国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耶路撒冷。别老怪人家希特勒嚣张疯狂,德国民族确实尤其足以自傲的天赋血统。几百年沉淀的完美主义与内敛自省的民族精神,加上现代西方的个性色彩与解放风气,共同组成了New Age音乐的灵魂——创新独立而又洋溢着对世界无分彼此的关爱。
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诞生过无数载于史册的世界名人,如今也同样活跃着无数才华横溢的音乐家。或许你会说当今名扬四海的名家多不在此,这大概与其深沉不爱张扬的民族性不无关系。德国享誉全球的大概只有唯一一个Micheal Cretu,他也同样是一个不喜俗世烦扰的隐士。尽管如此,那也丝毫不影响这里成为我心目中的音乐乐土。也许正因为不着紧名气多大,他们才能潜心于音乐世界的美妙,才能创造出最鲜明动人的个人风彩。这里有Enigma, Ginkgo Garden, Mars Lasar, Yara, Karunesh…………有太多太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音乐是属于每个人的,但同时又只独属于他们自己的。
BSC Music是一间土生土长的专营New Age的德国唱片公司。与大家熟悉的New World Music, Real Music不同,它的规模小得多,名气也小得多。不过客观地看,BSC依然有其有别于前两者的过人之处。New World以充满地方特色的世界音乐以及冥想音乐最为人知晓,Real Music则以休闲放松的轻音乐独步乐坛,而这三类音乐恰恰是市场最广为接受的。但BSC却有其德国人的坚持,它门下的音乐风格最多最全,简直可以作为研究New Age的最佳素材,在这里主流与非主流的音乐都有其发展空间。这间公司不善哗众取宠,包装也没有什么特别抢眼的地方,却最能体现音乐及其作者的个性。旗下乐手大红大紫的屈指可数,但各个的音乐都闪动着灵性的光辉。Ginkgo Garden, Bernward Koch (Flowing 浮游), Blonker, Cusco, Aschera (Whales Of Atlantis)……他们的音乐未必是最好的,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某些方面,BSC像是一间大型的音乐学院更多于是商业机构。就连有位尚未曾出过任何专辑的Rudy K.,BSC都仍能在公司精选集中收录他的数首曲子,鼓励新人创作如此,只怕在哪儿都不多见。我从他们的音乐中可以听得出,他们并不是不在乎销量与名气,只是更乐意追求他们自己心中的音乐理想罢了。
本来只想做个简介的,不过写着写着好像就变长了,不晓得大家会不会生厌。还是听听大家意见吧,若是大家还喜欢这种形式的话,那我才带领各位继续前往下一站罢。
第二站:日本
也不晓得是巧合还是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我心目中New Age最兴盛的两个国家都曾是战争的罪人。或许是因为国家省却了军事竞赛的累赘,反而能投入更多在文化艺术等其他方面。
言归正传,尽管有人不乐意承认,但是日本在New Age音乐上的巨大成就无可否认。喜多郎、神思者、久石让、菅野洋子,这四位是我个人认为日本New Age界最璀璨夺目的四颗明星。而且他们有一个惊人的一致:他们都是闻名遐迩的配乐大师,而且他们最广为流传的也都是其配乐作品。不过有一点要声明的,日本人似乎没有太多New Age的概念,这四位都从未说过自己的音乐属于New Age或者别的什么类型。这二者最多不过提过自己创作的是“灵性的”音乐;而后二者更是游走于New Age、流行、古典等风格之间,不过只要你自信听听他们的音乐,就能深深感受到许多New Age音乐的特征,而且后二者博采广纳的风格特点更是前二者所不具备的。
若要我用几句话概括这四位大师,私以为“古今中外”恰好是一个绝配
喜多郎的音乐无论何时都弥漫着时而古朴沧桑,时而粗犷宏壮的氛围。尽管他爱用电子配器来表现音乐,亦难掩其中蕴含的东方文化数千年沉淀的冥思与哲理。神思者的两位创作者各擅古典与现代音乐,这两种音乐元素的调和交融,为其作品带入了清新独特的鲜明特征。这两者的作曲天赋无疑足以傲世乐坛,曾从其笔下流出的绝美旋律多不胜数,然而他们共同的弱点都是编曲功力相比之下略逊一筹。即便其众多名曲中也常能发现ABAB这种略显平凡单调的曲式,喜多郎的天与地、宋家皇朝、曼陀罗、古事记等巨作中数首曲目中,其气势之磅礴、旋律之动人自然是毋庸置疑,可惜的是其编曲结构更是同出一辙,多少难免雷同之嫌。我认为,主旋律过多重复正是两位音乐不能达至完美境界的最大障碍。
久石让和菅野洋子虽然名气难比前二者,但在编曲上的丰富多变正是他俩在音乐上求新进取的体现。久石让的作曲本领也毋庸置疑,宫崎骏的动画电影王国绵延20余年,久石让的配乐水平却依然宝刀不老,曲曲皆令人一听难忘。久石让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他良好的古典音乐根基,再吸收了现代流行歌曲以及日本民谣等众多精华,使其编曲得以自由挥洒,不拘一格。这么多年来的丰富经验积累更令他近年来的创作愈发成熟圆浑。譬如<幽灵公主>就有四张原声大碟——日本版、美国版、灵感创作版、交响乐版,而且每张都非凑数的商业制作,而是各有各的特色。交响乐版本将久石让深厚的古典乐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灵感创作版加入的大量中日民乐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于其中演奏二胡的贾鹏芳后来更再次与久石让合作,亦即1998年日本长野残疾人奥运会的主题歌“起程之时”。由于久石让的作品有为数不少富有浓郁的亚洲风情,在港台剧中被引用的也不少,比如TVB96年的天龙八部就用过幽灵公主中男主角的主题配乐,当然那部戏里面喜多郎的宋家王朝借用得更多,几乎可以看成主导曲调来看待。
相比之下,菅野洋子在New Age界的地位还要更低些。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几乎没什么人会把她纳入新世纪音乐的范畴嘛。不过在动漫界她可就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也难怪,她的作品中将近一半都是动漫画的配乐。这位年过四十的欧巴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音乐学院。珍贵的西洋音乐学习令她在作曲、配器,乃至编写交响乐、乐器演奏等各方面的音乐素质一应俱全,但同时有并未因而拘束了她在音乐上的视野。她的作品涉足的音乐类型绝对是多不胜数,有时曲子风格差异之大令你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因此,无论何种类型何种风格的影视作品,她都能谱写出珠联璧合的配乐佳作。以下列举几个最知名的作品:以流行歌曲为主又带有一点New Age色彩的"Macross Plus(超时空要塞)",有日本的龙枪编年史之称、完全是欧洲中世纪风格的的"罗德岛战记",幻想传说式的"天空的艾斯嘉科尼",磅礴悲壮的史诗般战争故事"Turn A Gundam",以交响乐为主的NHK纪录片“中国~十二亿人的改革开放”,还有曲风太繁杂根本没法分类的"Cowboy Bebop"……由她配乐的动画几乎涵盖了十多年来相当比重的重要作品。可以说,缺少了她的配乐,这些名作的魅力绝对会大打折扣。除了配乐之外,坂本真绫、新居昭乃等歌手的个人专辑也大多由菅野洋子一手包办。她也出过多张个人专辑,相对而言这些可以算是比较接近大家New Age口味的作品。这些专辑继承了她一贯配乐的风格——整体感觉相当西化,但是曲子风格跳跃很大,甚至还有不少带有蛮荒异域的神秘色彩的曲子。我曾听过某张专辑其中三首曲子,一首是十分接近New Age的欧陆古风的吟游诗歌"大地礼赞",一首是"Macross Plus"主题曲"Voices"的无伴奏清唱,还有一首"Mouse Parade"最有趣,热闹滑稽的风格有点像百老汇歌剧,或许还更适合可爱的迪斯尼动画^-^。最后,事实胜于雄辩,永远是实际听过才知道到底实力如何。我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只是欣赏音乐,所以也不要计较出处如何。以下就是我认为最值得一听的推荐曲目:“月之茧”,“Tank!” ,“Voices (Forest Of Sky Version)”,“中国~12亿人の改革开放 Main Theme,“冰之砂”,“大地礼赞”
当然,日本出色的音乐家绝不仅仅这么少,其他的还有Cagnet(悠长假期、恋爱世纪、喜剧之王[就是周星驰的那部])、松植伸夫(最终幻想系列)、光田康典(异度装甲等许多著名游戏)、姬神、沟口肇(美丽人生、人狼)、小野丽莎等。奇怪,怎么大部分还是配乐专家?!日本音乐界还真是有特点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Pacific Moon(和平之月)这家与BSC同样极具特色的New Age专营唱片公司。虽然旗下乐手单个来看都无甚名气,但团结起来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尤其Pacific Moon的制作与日本民族一样严谨细致,非常具有整体性,每张专辑都以精炼之极又意味深远的单字为名,这个可算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只可惜在国内很难找到他们的碟,不过就我已知而言,音乐风格基本以富有民族特色的世界音乐以及冥想音乐为主,水平大致都能保持在中等以上。
写着写着,好像又成了长篇大论。真抱歉,一遇上好音乐,我就忍不住变得口若悬河似的。不过要说明一点,我对喜多郎和神思者才寥寥几句,而久石让和菅野洋子却说得很多,并不是我认为后者比较出色或者偏心。恰恰相反,我在一开始对四位的排名也就是我心目中他们音乐水平的顺序。只不过前两者太出名,大家也很熟悉;而后两位我想熟悉的人并不很多,尤其是菅野洋子,如此出色的音乐浪费了无异于暴殄天物,因此才竭力推销。那六首曲子出处、风格各不相同,但都是我认为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月之茧我更是认为可臻完美之境,而大地礼赞则是其中最New Age的一首。大家全部听过以后应该也会对她的大体风格能了解一二。
第三站:希腊
这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但又不是像四大文明古国如同传说似的那种上古大国。它是现代文明的摇篮,如今你眼见的西方社会的科学、道德、社会、教育……这一切追根溯源都源自这个地处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的半岛小国。这儿曾经辉煌繁盛的文化,赋予这儿的人民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质。这里曾诞生过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人三师徒——苏格拉底、拍拉图、亚里十多德;而如今的New Age乐坛上也同样闪耀着“老中青”三颗不同年代不同风格却都一般夺目的明星——Vangelis, Yanni, Chris Spheeris。
Vangelis(范吉利斯),一位堪称伟大的音乐家。他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全才,被人们誉为“现代的瓦格纳”。早在1973年,电子音乐刚刚起步,大家就连New Age为何物都不甚明了之时,他已经用电子合成器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探索。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皆深得乐迷们的钟爱,其中最知名的作品如1981年的 《Chariots Of Fire(烈火战车)》,1983年的《Theme from Antarctica(南极物语)》,1992年的《1492~Conquest of Paradise(哥伦布传)》等等,都是享誉全球的巨作。其中烈火战车以及哥伦布传更都荣获当届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确实实至名归。Vangelis的作品多达数十张,但他的性格与Micheal Cretu差不多,都喜欢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埋首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所以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并不熟悉,但他的作品从不曾耳闻的人我猜可能不多。事实上,他的许多音乐,比如以上的三大作、Pulstar(脉冲星)、喜马拉雅山等等,都曾被不计其数的影视作品甚至广告引用过。相信许多人听过他的专辑后可能都会发出恍然大悟的“哦!……”
Yanni(雅尼),一个不仅在New Age乐界,甚至对于普通人都不会太陌生的名字。1997年那场空前的紫禁城音乐会,让无数老百姓们认识了这位胡子像鲁迅、头发像郑伊健的希腊帅哥绅士^-^,同时也第一次接触了这种称为新世纪音乐的奇妙新玩意儿。与Vangelis一样,Yanni也是个多产的天才音乐家。他1954年诞生于希腊的Kalamata(卡拉马塔),高中后便前往美国Minnesota(明尼苏塔)大学进修心理学(?!),后来自学键盘、作曲、制作,并加入Private Music,尽展其音乐天赋,一鸣惊人,是Private Music有史以来销量最好的艺人。整个80~90年代,他一直活跃不息,发行过超过30张专辑,而且全都水平不俗。在AMG All Music上,仅五星满分的专辑他就有两张,四星以上的更近十张。无论这个评分可信度如何,这个纪录都足以说明他在New Age界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不仅如此,Yanni先后于英国皇家艾伯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雅典帕拉农神殿、埃及狮身人面像、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等世界名胜古迹举办音乐会,这样的创举可说是绝无仅有的。洋溢着魅力和感染力的音乐,令无数人如痴如醉,充分领略到New Age的美妙。诚然,其中的音乐确实富于表演性质和商业气息而一直受到评论家们的诟病,不过对于如此大规模的音乐会而言,这也是完全无可厚非的,况且Yanni是第一个人能将New Age音乐用如此平易近人的形式带到普通人面前,对于New Age的推广普及地却起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最后告诉大家一个非常夸张的消息:早在14岁,Yanni就参加了希腊国家游泳队,更打破了自由泳的国家纪录(大学还学的是心理学,这位大叔还真是人不可貌相呢!)
Chris Spheeris,浪漫而潇洒的绅士,英俊的面容后面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从小多才多艺的他,八岁就能在画布上画抽象画,十一岁开始尝试写诗,十二岁便抱着他自己的吉他为其写歌,到了十五岁他开始将其诗作谱上曲韵后,正式开创了他的作曲生涯。后来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遇见了另一个吉他手Paul Voudouris,之后便开始学习其他的乐器,比如键盘和贝司等。1985年他和著名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并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 (Desires Of The Heart 心中的渴望),并由此开始他的辉煌生涯。其实,Chris Spheeris已浸淫New Age乐界达十年之久,只因缺乏跨国唱片公司集团作有计划的密集宣传,才会在知名度上逊于其他音乐家。但就音乐的质感而言,他重现爱琴海滨历史氛围的功力可说无人能及。由于对宗教仪式特别感兴趣,他在旋律创作上受东正教、希腊民谣的影响极深。年轻时他尤其喜爱披头四、德彪西的音乐,大学时期远赴英国钻研哲学的经历更让他始终念念不忘希腊文化的根源,再加上嗜爱以旅行来观察欧洲各地的风土人情,也难怪他的专辑名称总是从探索人类心灵活动或怀想古文明风采的角度出发了。他轻车熟路的驾驭着希腊古典美态的音乐,同时给这种迷人的音乐灌入了各种世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从而产生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一片由吉他和钢琴为主乐器,以柔慢而稳定的节奏来演绎的浪漫,轻缓却没有丝毫拖沓和迷废的音乐空间。听他的音乐是一种休闲和回忆的享受,更给与我们一种的全新的安逸享受氛围!Chris Spheeris目前共推出过12张专辑,虽然数量难比前两位,但在AMG All Music上也获得了甚高的评价。
事实上,三位的音乐风格取向、取材更不相同,其实很难分出一个高低来。若非要说的话,Vangelis本身也是个录音高手,又最擅长演绎气势磅礴的电影配乐,最适合那些耳朵刁钻的发烧友们,甚至可以用它来测试你的音响系统和房间的声学特性,你完全可以听到飘逸在房间的各种乐器所描绘出的音场。Yanni的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只有最简单直接便俘虏你的心的绝妙音乐,无论是旋律、乐器演奏技巧、编曲配器,全都是一等一。尤其是两场现场音乐专辑,我个人为是无可挑剔的完美绝品。当然还有许多人赞不绝口的处女作Keys to Imagination,也是AMG上的五星作品之一,只可惜我未曾听过,不敢妄下结论。Chris Spheeris的音乐风格很丰富,轻快的、柔情的、神秘的一应俱全,其中他的吉他弹奏确实是娴熟精妙,难找匹敌之人。不过他的音乐也决不限于吉他而已,键盘乐一样很多,例如专辑 (Culture 文明)、(Mystic Traveller 苦行僧) 基本都可归属于世界音乐的范畴。
唯一可惜的是,我所知的希腊音乐家,也仅限于“老中青”这三位了,音乐公司方面也是一无所获。不过话说回来,贵精不贵多,能有如此三位独当一面的杰出人物,其他国家亦已经难望其项背了。
|
 | |
|